分类信息,精耕细作争长久


2008年,中国的网民人数已经超越美国而晋升为全球拥有网民数最多的国家。相比较于美国市场,中国市场的庞大、复杂,让互联网亟待挖掘的宝藏诱使很多人投怀送抱,当然隐藏的宝藏就是一块废弃的石头,而被挖掘出并很好的实现其价值方可称之为宝藏。一种模式的存活发展需要时间的考验与历练,坚持者方可脱颖而出,而没有恒心做下去的人也就会在这片潮起澎湃潮落无声的互联网环境下销声匿迹。

对于网民而言,以自己息息相关不离不弃的必然是生活,分类信息的出现是互联网便捷的特性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来,当然大量的网民积聚必将汇聚成一个庞大的分类用户市场。

生活服务的需求非常频繁,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网络不在是虚拟的家,而是解决实在生活的必要手段。当春节回家没时间排队买不着火车票时,分类成了这些人能否回家的决定性途径;当奥运来临,没有时间或没有门票亲临现场的网民都会选择在网上获取信息,分类门户近日推出飞鸽新闻频道(fige.com)更是提出“第一时间与奥运零距离互动,分享奥运实时资讯”的口号;当为了使奥运期间的空气更为清新,北京实行机动车单双号出行时,分类网站又开始沸腾,各类寻找单双号拼车上班的信息层出不穷。分类已经在服务上尽力的做到贴近人心,更是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这是分类带给网民的便利,当然分类信息的特点是地域化的,因而其土壤更适合培育生活服务的模式,对于分类经营者而言依靠服务获得收入的模式的前景是非常可观的,但是,正如飞鸽CEO胡俭强所言:“分类市场需要精耕细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要作为终身事业来做。”目前而言,还有很多的用户没有习惯通过互联网来满足生活的需要,对于经营者而言,分类的做强做大还是需要很强的线下的推广能力,同时为了在最大限度上满足网民的生活需求,也需要很强的资源和服务能力,这些都是需要长期经营而非一蹴而就的。

在群雄逐鹿的时代,真正坚持下来的人方可成就大业。分类的前景必定是广阔的,只是时间的问题。不等待,用心经营,传统的理论应用在新兴的事物上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