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月日记


光阴荏苒,岁月蹉跎,时间使者神不知鬼不觉地引领我们走进了荷月。今天是农历六月初一,农历六月又称为荷月、暑月、伏月、禾月、且月、焦月、精阳、季夏、溽暑等,正如我的这些个字号艺名笔名以及网名一般,多得数也数不清,多得用也用不完。

农历六月的乡村景色,美丽漂亮得赛过大画家巨笔下的重彩工笔画——几只蝴蝶蜜蜂正认真地在向日葵硕大的花朵上流连,天地间一片浓绿,鸟儿自由自在地出没于浩瀚无边的绿色植物间隙……此清此景,不由得使我想起了作家洪烛的散文《七月的村庄》。

我的生日、儿子的生日还有弟弟的生日都在农历六月里,而且紧紧挨着,真是巧合得很。因此对于六月,我有着深深的浓浓的感情。我喜欢六月的原因还有另外一些,我喜欢夏天,六月正值盛夏,爱屋及乌,于是我就喜欢上了六月以及代表六月的芙蓉荷花。

对于农历六月的一大堆别名,我最喜欢的是“荷月”,总感觉这个名字不仅美丽,还非常有诗意。暑月和伏月也可以,不知道为什么,只是没有荷月让我更加喜欢罢了。在我们小镇当地,荷花并不多见,只是在县城公园的池塘里,才能一睹它们的美丽芳容。

关于荷花的诗词,我曾经创作过一些,好像在我的博客里就有发表,不过在纸质的杂志和报纸上,却未曾公开发表过。尽管没有得到些许的稿酬,可我还是感恩戴德于博客的功劳,博客对于承载和宣传我的思想结晶和文学作品,确实发挥了极其巨大的作用。

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永遇乐》、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翦梅》、唐代大诗人李群玉的《莲叶》、卢照邻的《曲池荷》、王昌龄的《采莲曲》、汉乐府古诗《江南》以及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朱自清老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等,都对荷花有过绝妙的描写和倾情地歌颂。

宋朝理学家周敦颐的散文《爱莲说》,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咏荷佳作,在学生时代我就背诵得滚瓜乱熟,文章的意境和文采对于我的散文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今描写荷花的诗文并不少见,惟独周老先生的这篇散文,真正让我爱不释手、奉为经典。

阿弥陀佛!我的这篇网络日记,此时好像跑题了——谈论荷月,竟然连篇累牍地谈论到了荷花。万幸的是,我没有跑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还是围绕着“荷”字作文章呢,一笔写不出两个“荷”字,我还是迅速转到荷月的话题上来比较接近完美和顺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