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人,很喜欢听演讲,包括成功人士的,也有政治名人的,凡是有关励志性的演讲我都喜欢听。很多演讲都是听录音带的,有些是看VCD的,很多也是通过现场去亲身感受的。
丘吉尔就是其中一位……
丘吉尔是英国首相,保守党著名领袖,1874年11月30日出生一个贵族家庭。他是一位雄心勃勃,能言善辩的演讲者,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记者,历史学家、画家,他还以文笔优美著名世界,给人留下许多巨著。他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反苏反共,却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率先与美国、苏联结盟,并领导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被称为“二次大战三巨头”之一,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从少年时代就培养成了一个极富有创造力的个性
丘吉尔是一个混血儿,他的父亲叫伦道夫•丘吉尔,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曾经担任过英国的财政部长。伦道夫•丘吉尔年轻的时候,政治功名求胜心切,他曾经声言要在尽短的时间内,当上英国的首相,被人们戏称为:“伟大的急于求成的年轻人”。小丘吉尔那种高度勇敢的进取精神就是从父亲那儿学来的。丘吉尔的母亲叫詹妮,出身于美国一个名门望族的家庭。母亲富有的家庭出身,使她经常在伦敦社会的上流,过着愉快的生活。这为丘吉尔步入政界打下基础。
丘吉尔走上政界还是从小时候的一次遭遇开始,那次他站在一个桥上往下跳,一不小心,摔到地上,一下摔成脑震荡,在家休学一年半。这就使他有机会开始更多接触上流社会,他家本身就是个富人俱乐部,所有他父母与朋友的话题几乎都是政治上的,这样,丘吉尔对政治领域很感兴趣。特别是对大英帝国的力量,产生一种崇拜的心理。渐渐地,他甚至可以对父亲得失成败进行评说。他认为他父亲辞去财政大臣是一个无法挽回的悲剧性错误。他对他母亲詹妮说,如果我是父亲,我绝不会辞职的。
少年时代的丘吉尔认为,对政敌用最好的办法是针锋相对。他认为:政治是权利,要获取权利的优势,最重要的莫过于对未来的设计与想象。所以说,丘吉尔从少年时代就培养成了一个极富有创造力的个性,他整天在谋划明天的东西,他的大脑总是不停地在想未来的问题,想他人没有想过的东西。这一点对他后来的政治生涯,特别是对丘吉尔的二战的生涯是非常有影响的。
他几乎对未来的事情都在谋划,并且急切地希望自己能在未来可能发生的那种政治大事件中成为政坛的一颗璀璨的新星。
勇敢地向既定的目标进军
丘吉尔一心想有朝一日能够像父亲那样,步入政界出人头地,但这并非是容易的事。
1895年1月,他21岁时,他的父亲去世;4月,他的外祖母病故;7月他的保姆也死了,这一连串的不幸,使丘吉尔悲痛万分。他觉得父亲这个大靠山倒了,未来的道路只有奋发图强,自己开创。于是他定下抱负,即实现父亲在政治上所达到的辉煌业绩,他在给他母亲的信中写了这样一段话;“玩开政治游戏,是一种极好的把戏,一个高手在真正置身于其中之前,磨炼则是十分必须的”。他在后来的回忆录写这段经历时感慨万分地说:“当我回顾这些岁月时,我不禁虔诚地感谢至高无上的神所赋予我的生存才能,所有的岁月都是好的,无论起伏与兴衰,危险与坦途,永远是行动的感觉和希望的幻景,青年们,全世界的青年们!让我们高举战旗,肩负起历史的责任,排除困难,勇敢地向既定的目标进军吧”。凭借着这股热情,青年丘吉尔开始精心铺垫通往政坛之路。
书籍、知识奠定了丘吉尔成功的坚实基础
丘吉尔在1895年到1900年,他以军官和战地记者的身分开始借笔扬史,为了赢得别人注目和勇敢的声誉,他甘冒风险去亲眼目睹战场上血与火斗争,他在给母亲的信中写到:“我骑上灰白色的小马,沿着散兵线行进,而敌人却匍伏隐蔽在那里,这或许是愚蠢的,但我下了巨额赌注,好让人们看到,再也没有比这更为勇敢或更有气魄的行动了,偿若失去了观众,事情就会成为另一个样子。”从这里看出,丘吉尔急于求成的心态和他与众不同的个性,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年轻人需要冒险,新闻界需要广告,诚然这两种我都做到了。”
丘吉尔凭借手中妙笔使他出了名,而这一步是他出人头地的捷径。在实践中他认识到:要想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就必须具备大量的知识和能力。于是他从母亲那里要来大量的历史,哲学,宗教和经济方面的书,每天阅读4小时到五小时,经过两年苦读,他读了成箱书籍,尤其是历史,读史使人明智,后来他能够成为一个有深刻洞察力的政治家,同他丰富的历史知识是分不开的。这正如英国新闻记者蒂文斯所说:论年龄甚至论气质,丘吉尔还是个孩子,但若论个人抱负,深思熟虑,运筹自如,有的放矢,手段高明等方面,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男子汉了。就是知识的精神养料,使丘吉尔不仅成为著名的政治活动家,而且成为举世闻名的著作家,书籍奠定了丘吉尔成功的坚实基础。
雄辩的口才是他获取巨大权力的阶梯
辛勤的劳动,给了丘吉尔巨大的政治资本,他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一封封贺电,年轻的丘吉尔春风得意,威望大升,这使他更坚定了成为大人物的信念,为了击败竞争对手,他决心掌握辨论技巧,练就一套过硬的演讲本领,演讲艺术是政治活动家青云直上的必要因素,大凡著名的政治家都是优秀的演说家,雄辩的口才是他获取权力成为伟人的阶梯,丘吉尔以此深信不疑,为了塑造这方面的才能,他付出艰辛的努力,克服了语言上发言不准,讲话结结巴巴,口齿不清等缺陷,为了增加感染力,丘吉尔要在每次演讲前做好精心准备工作,并倾注全力背诵讲搞,有时还要将讲课内容写在手心是以防万一。
除此,他还注意培养自己的随机应变,临场不乱,敏捷的思维能力和迅速反映能力,以强化在事先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现场辨论的本领,功夫不负有心人,丘吉尔终于以自己勤奋努力赢得“世纪之演讲家的美誉,他的巧言善辩有人神话似的比喻说,丘吉尔甚至能高明到这般地步,几乎能把树上的鸟说得从树上飞走。
走投无路并非就是死期降临
世间上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所谓的走投无路也就并非一定死期降临,关键看如何对待,敦刻尔克这个因二战而闻名的地方,曾使丘吉尔为她熬过了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他用自己超群的智慧,无所畏惧的勇气,富感染力的演讲给濒临灭亡的英国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请听他的声音:“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都贡献给大家,我们的政策就是用上帝所给予我们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地上和空中进行战争,同一个在邪恶悲惨的人类罪恶史上从未见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的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艰难,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无法生存。”
这就是丘吉尔,丘吉尔使历史在这里转了个弯。从此英国不再软弱,丘吉尔这位喜好大号雪茄烟的人成为英国,乃至沦陷的西欧大陆的希望。
当40万英法联军被围困在敦刻尔克这块很小的地带,前面是大海,后面如狼似虎的追兵,正当英法军走投无路时,丘吉尔头果断地一面发表演讲,鼓动大家。一面下命令撤出此地,他从海军调集大量船只,并告诫英法军队手拉着手撤走,最后胜利地撤出了此地,打破了德国电台当时每晚都吹虚的已把英军围歼的神话。
学会放弃是一种大智慧的表现
人生总是有得有失,有时学会放弃是为了更大的收获。而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则是一种大智大慧的表现。丘吉尔在放弃考文垂还是暴露超级机密之间,吉尔学会了智慧地放弃,进而改变了整个战争进程。
这是一个令人启发的故事。正当不列颠空战激烈地进行时,英国的情报部门成功地破译了德国的情报密码,英国人掌握了对手的情报,获取了信息优势。在战场上如果一方获取了信息优势,他很快也就必然把他变成决策优势,知己知彼,我了解了对手,我当然要有针对性地实施我的作战部署了。所以,英军掌握了德军的情报密码,军队就有针对性地做好战斗准备,成功地击退了德国空军进攻。那么德国空军屡次进攻不爽,就引起了德军的警觉,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密码泄密了。于是,希特勒指令,德军准备进行一次空袭试验,用现有的密码指令部队,空袭英国考文垂这个城市。丘吉尔得到了一份情报,德军将在48小时之内实施“月光奏鸣曲计划”,出动500架飞机向考文垂投掷4500枚燃烧弹,就等于把这个城市从地球上抹去。如果加强在考文垂这个城市的防空。可以减少考文垂的损失。然而这样做会暴露了英军破译德国密码这个秘密。密码的破译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掌握了敌人的密码就等于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你想干什么?你还没动作,我就知道你们干什么。然后我做相应地准备,主动权操纵在我的手里。
为了更长远的利益和更多的收获,丘吉尔果断地放弃考文垂。他对英国军政首脑人物讲: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不是保护考文垂,而是保护破译德国人密码的秘密。牺牲一座城市的代价是大了一点,更为令我难受的是,这座城市就住着那些破译德国密码那些功臣的家人。但是与整个大英帝国相比,这不算什么?就这样,当德国轰炸机向着考文垂,连续两天的轰炸,虽然造成了一些损失,但却保护了破译密码的秘密,消除了希特勒的顾虑,更加大胆地使用他现存的密码。而英国,由于在以后不断地破译出德国的情报,为战胜德军打下基础。这也就是丘吉尔在考文垂这件事情给我们留下的一种启示,选择放弃,学会放弃也是经营生命的一种。
丘吉尔在建立反法西斯联盟问题上功不可没
丘吉尔是第一个主张建立反法西斯联盟的人。当希特勒诱降英国时。希特勒说:我对英国的要求只有一个,什么呢?请你英国走开,把欧洲留给我和黑暗。
但是丘吉尔却回答:不,我绝不走开,如果我们失败,那么整个世界都将在滥用科学的魔掌中坠入新的、更漫长的和更邪恶的黑暗的世纪。他选择了战。但是丘吉尔明晰,单凭英国一国之力无法战胜德国,丘吉尔这个人非常善于从风云雷电中找出最主要的矛盾。这样,他把选择联盟的目光就投向了德国以外的所有的国家。其中他下的工夫最大的是美国和苏联。
当希特勒的空军对英伦三岛狂轰滥炸时,美国没有参战,如何让美国在没有参战的情况下给予英国以支持呢?丘吉尔为了把美国拖下战争的混水,他真是使尽浑身的解数:
一个是劝说。他认为美国和英国是世界民主制度的楷模,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法西斯暴政。“我们是民主国家,应该共同对付法西斯暴政。”他对罗斯福说,英美应该直面我们的职责,鼓起勇气为不使世界坠入更加黑暗的世纪而努力!
第二,诱惑,他对美国的演说充满了对未来的一种展望,充满了激情。他说,一旦希特勒纳粹政权的阴霾散去,伟大的美利坚民族为此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将会铭记于世界所有政治与善良民众的心中,人民不会忘记你,进来吧。
第三,恐吓。在与美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丘吉尔不时地提醒他们,提醒美国人思考:如果英国战败,并且把自己强大的海军交给了德国人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英国当时是海军强国,我如果战败了,我的海军交给德国人,你想想,什么后果?你美国还会拥有和平吗?美国人还会在悠闲地欣赏着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吗?
第四,撒谎。丘吉尔装出实力雄厚的样子,说英国完全有实力击败希特勒独裁政权的进攻。
第五,就是装熊。有的时候,他表示气壮如牛,有的时候在演说中装熊了,非常虚弱的样子,恳求美国,在同一母语的份儿上你拉我一把吧。就是说使了浑身的解数,来说服美国。
就这样就凭借他是演说家啊,辩才啊,丘吉尔凭借这份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罗斯福总统在没有参战的情况下,做出了不参战,但是全力支援的决策,于是《中立法修正案》,《租借法》案纷纷出笼了。那么值得指出的是,根据《租借法》,英国用基地换取美国的巡洋舰,在丘吉尔看来,你美国提供战争一方以军事装备,这本身的意义就是参战,事实正是如此。美国政府颁布了这两个法案之后,使它更加向战争靠近了。而丘吉尔要的就是这个,我把你美国人拖下来了,只要你下来就好办了。
在1941年8月9号,罗斯福和丘吉尔在纽芬兰举行了阿金夏会议,这是两个人首次会面,那么会后,英美两国首脑发表了《大西洋宪章》表示两国正式建立联盟关系,在这次会议上,丘吉尔首次建议,在打败希特勒之后,应该建立一个有效的国际组织以防止纳粹保证的再次出现。所以丘吉尔就是最早提出建立联合国的人。
联苏搞德 化宿敌为盟友
除了与美国结盟之外,另外一个重要国家就是苏联。丘吉尔是最仇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十月革命胜利不久,丘吉尔就声称要把苏维埃制度扼杀在摇篮之中,掐死你。但是二战爆发之后的丘吉尔却提出一个观点,他说,“我向需要空气一样,需要德国与苏联开战。”
当苏德战争爆发的当天,丘吉尔第一个在苏德战争开战后发表援助苏联声明,并在当天晚上,丘吉尔在英国发表广播演讲,坚决声明,虽然英国政府对共产主义持否定态度,但在苏德战争中它将站在苏联一边。他说:“在过去的25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我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和正在我们以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过去的一切连同它的罪恶,它的愚蠢,它的悲剧,都已经一闪而过了……”眼前看到的是那一小撮计划、组织和发动造成人类极大恐惧的恶棍。我们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给与我们能够给与的一切援助。”
那么遭受纳粹侵略战火的欧洲另外一端的斯大林,很快就读懂了这篇演说的信号。在1941年10月1号,英国、苏联、美国召开莫斯科会议,通过著名的《莫斯科宣言》。那么英美苏三国在这次会议和这个宣言里,就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捐弃前嫌,求同存异,为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丘吉尔在建立反法西斯联盟问题上,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