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导轨厂家,小企业承载大联想
文/上海伟雅
我们来分析一下夏高瑜企业的发展,这样会帮助我们认识一些本质的东西。
夏高瑜原籍江苏太仓,今年32岁。他1996年大学毕业,学的财务会计,后来在苏州的一家国企上了4年班,因为企业老总经济问题被双轨审查了,感觉没有前途,2000年就辞职去了南京外贸公司,做的是食品出口,然后在2002年回太仓和表哥创办了苏州中远电梯有限公司。他是法人代表兼执行董事。
夏高瑜是用兼并的办法买下了太仓一家电梯企业的。原来的这家电梯企业是个老的集体企业,创立于70年代,专门生产电梯部件(电梯导轨),由村里的书记管理,因为经营不善,所以坚持到了2002年,在最后一个大客户断掉了以后,它就不能维持下去了。夏高瑜承认,当时选择这家企业也是一种无奈,“看中这家企业,其实就是继承了它的衣钵,他们的设备当时都卖掉了。我们是在它的基础上,利用了原班人马,然后去另外买了设备。”
我希望夏高瑜能够细细介绍,他回顾说,“当初我在南京做业务,收入也不是很高,虽然老板待我不错,许诺将来给房子什么的,但是自己总觉得有点虚。我们苏州人有点恋家的,不是喜欢到处闯荡的人。另外我也不习惯南京这个城市的生活,年纪慢慢大了,安家也成为一个当务之急,所以我还是想回苏州的,正好这个时候,我表哥原来在那个老厂做销售员的,他提供了这个消息给我 ,另外告诉我他有一点点业务,或许能撑一撑企业刚开始的运作。我们在细细分析了当时的市场前景后,觉得是个机会,然后我就从南京回来了。不过这些设备的钱我们也是动了不少脑筋,包括借钱和拿房子去贷款,一共筹集了150万。”
对于这样的投资,夏高瑜是这样认为的,电梯生产,应该是一个朝阳行业。资料表明,2007年电梯一年的销售量已经超过20万台,并且每年以20%的增幅在涨,同时出口也是将近一半,这是他看好的原因。还因为太仓是电梯部件的生产基地,这会对企业有许多支持。当然,还有就是觉得这个年代,想要实现心中理想,只有自己干创业,也是给自己一个能力的体现,价值的体现。当然,对设备投资也有过保守的估计,“我们计算过,我们的设备是通用设备,说句不好听的话,以后如果企业混不下去,我们至少还能把设备卖掉变现。”
我所以这样不顾累赘地叙述,是说明中小企业在问津一个新的行业的时候是多么不容易。他们把全部希望系在眼前的订单上,甚至不愿意考虑万一没有订单的下场。但又确实是因为想要实现理想的欲望,鼓励着无数新的企业的诞生成长。【长篇报道:互联网上,我把别墅电梯卖给总统府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