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七宗罪


 

  怀着神圣的期待,我全程看完奥运会开幕式。坦率地讲本次开幕式相对比较成功,它完美地展现了悠久古老的中国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无论是29个焰火脚印还是2008张笑脸,无论是巨幅画卷还是丝绸之路,无论是光波律动的击缶还是璀璨梦幻的五环,都极具创意。整个开幕式大气磅礴、辉煌绚烂,可以称得上是一场“令人感动的视听盛宴”。
    但是开幕式也多少暴露了一些瑕疵,笔者试着分析一下:
    1、开幕式沿袭张艺谋一贯的风格——古代人文和人海战术,很像《英雄》和《满城尽是黄金甲》的翻版,虽然很有气势、很有古韵,但是缺少了对现代奥林匹克精神“更高、更快、更强”的表现,整个开幕式表现的有些“平坦”。
    2、表现手法上,对于古文化的表现过于频繁,视觉上有些疲劳;持续的时间过长,看起来比较累,使人只想睡觉。我相信有些外国人没兴趣也看不懂这些过于内涵的文化表现。
    3、奥运会主题曲让人有些遗憾。一方面是歌曲本身的旋律虽然优美,非常抒情,但是缺乏撼人的气势,比不上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手拉手》更强劲,但从记忆度和传唱程度上讲,也不如《北京欢迎你》更好——虽然它的内容不够作为主题曲的资格;中外高音联袂对唱很能表现奥运会的民族化和国际化,但是演唱者刘欢的造型失败和莎拉布莱曼的语音不清晰无法给人们更加深刻的印象——虽然我非常喜欢我心中的“月光女神”。
    4、点火方式创新度不够高,让人稍微有一点点失望。虽然体操王子李宁在空中跑道上踩着祥云、夸父追日点燃巨型火炬灯芯的方式有些创意;相对而言,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水中生火、水火交融和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70米射箭点火的方式更为轻松和巧妙,如果原先猜测和“巨龙吐火”和“凤凰衔火”的方案能够应用的话,也许更好一些。我不能说目前的点火方式不好,但我不敢苟同这是历届奥运会最好的。
    5、央视转播的现场拍摄有些确实章法,时不时的切换镜头。使原本连贯的表演被打乱。也使表演的故事性受到破坏。尤其是在观众表演和平鸽造型时拍摄得很乱。
    6、整个奥运会不够环保。无论是张导的人海战术还是放射的烟火。2008人缶阵、3000名孔子弟子、2008名太极弟子、2008个笑脸等等,本次开幕式动用了几万人;虽然有官员称“部分微烟火药和先进的发射技术”“焰火表演的费用,在整个开幕式费用中所占的比例不到1%”,但是3.38万发焰火在缔造经典的背后也避免不了污染和浪费。
    7、由于没有降温的系统和措施,观众的扇子将看台搅的很乱。由于天热的原因,西装革履的ZM尤其是夫人都没大有精神;普京也有些无精打采的,还有个领导在忽打扇子,唉!

    当然了,瑕不掩瑜,这些瑕疵无法影响人们对这次开幕式的高度评价,但是分析一下存在的问题也未尝不可。我们必须得承认张艺谋的创意,更应该感谢众多演员、志愿者为开幕式所付出的辛勤汗水。
    最后特别鸣谢和欢迎巴基斯坦和沙特队,我们忘不了前一段时间在四川地震灾害的时候对我们国家的倾囊捐助!
    我们一起期待,中国军团能够取得骄人的成绩;我们一起祝贺2008年的奥运会能够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