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已经召开,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开幕式尽管在一些细节上有不足,但张式的画面、色彩以及现场的震撼场景还是给全世界的人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8月9号开始,来自全世界的运动员为了奥运的梦想,将与来自各国的运动员在赛场上角逐。由于中国是主办国,中国运动员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直至笔者写这篇文章,中国运动员已经获得了四枚金牌,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运动员将发挥得更加优秀,获得更多的金牌。
作为营销人士,笔者除了关注运动员的表现外,还关注赛场外企业的角逐。无论是跨国企业还是本土企业都在围绕奥运的赛场、奥运的话题、运动员的表现展开各种营销活动去获取消费者的有限而分散的注意力。
本文重点要说的就是奥运无论对跨国企业、还是本土企业都是跳板。对于跨国企业来说,奥运是其进入本土市场或者说更加本土化的跳板;对于本土企业来说,奥运是向本土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品牌形象与提高知名度和进军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知名度的跳板。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消费者收入的不断提高,国内需求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更关键的是这种增长还会继续。中国是任何一个跨国企业都不容忽视的市场,我们陆续看到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或者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很多企业甚至将中国市场列为未来最重要的市场。但目前跨国品牌在与中国消费者沟通时还存在很多问题,对环境的认识、文化上的隔阂以及消费者的理解都是其在进行本土化时遇到的挑战。
奥运是跨国企业与中国消费者沟通的舞台。跨国企业可以借助奥运与现有的消费者进行情感上的沟通,让消费者认可其品牌内涵,提高品牌的美誉度;跨国企业也可以借助奥运与潜在的目标消费者进行沟通,提高知名度。众所周知,跨国企业的市场主要是在一二线城市,在三四线市场以及农村地区无论是知名度、还是销量都有待提高。赞助奥运或者围绕奥运开展营销活动不但与现有的消费者进行沟通,提高现有消费者的忠诚度,还可以与潜在的消费者进行沟通,提高潜在顾客的认知度。
对于本土品牌来说,奥运同样是跳板。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的成长出现了一些“品牌”,但这些品牌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品牌,有的只是知名度,在美誉度这块还严重不足,更不用说消费者的忠诚度。奥运对于知名度很高的品牌来说,是一个绝佳的与消费者沟通的机会,借助奥运这个平台来与消费者情感上的沟通,向消费者展示品牌良好的形象、企业内涵和企业的文化,进而提高美誉度与忠诚度。众多的案例告诉我们这种沟通的效果是远远高于其他活动的。转型期的中国更多的行业处于成长期,行业内还没有出现绝对的领导品牌。而借助奥运这个平台可以迅速提高其知名度(在成长期知名度意味着销量),从而在不断增长的行业中脱颖而出。
经济的全球化,整个世界不断融合、扁平,竞争的范围也从区域向全球转变,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品牌走向全球,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但我们的品牌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而借助奥运,我们可以与其他国家的消费者进行沟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相信借助奥运,跨国企业会更加本土化,本土优秀的企业也会走向世界,变得更加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