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凝对王兆山之流不能止于“遗憾”
在“中国当代文学”集体专题采访上,对于山东省作协副主席王兆山此前在四川地震救灾期间,发表“做鬼也幸福”的词作,中国作协主席铁凝首次回应称“不妥并让人遗憾”。她表示,作家应该遵从起码的社会公德。(8月7日《新京报》 )
铁凝的回应,让人感到中国作家的主流还是好的,中国作协并不那么令人失望。
今年五月,四川省抗震救灾期间,山东省作协副主席王兆山发表名为《江城子》的一首词,内有一句“纵做鬼,也幸福”。王兆山“雷词”一出,举国震惊、民意沸腾。如果说王兆山是08年挨骂最多的作家,恐怕没有几个人会提出异议。
“纵做鬼,也幸福”这样毫无人性的鬼话,竟然出自一位作家之手?这样的作家,竟然能够贵为省级作协的副主席?!王兆山抹黑的,不是他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一个本来应该为民请命、受人尊敬的作家群体。
铁凝的回应,来得有点晚。但她的态度很鲜明:作为一个作家,应该遵从起码的社会公德,要有道德良心。铁凝说得好!凭这一句话,就说明铁凝配得上中国作协主席的头衔。作家,什么样的人才配当作家?道德良心、社会责任,比锦绣文字更重要!
但,面对王兆山之流,铁凝不能仅仅止于“遗憾”。如果是普通人说出“纵做鬼,也幸福”的鬼话,我们可以鄙视后不予追究,但作家不行,尤其是作协的领导不行。这是导向问题,是大是大非的问题。这样的人,败坏了作协和作家的名声,带来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还配留在作家队伍里吗?作为中国作协的掌门人,铁凝理应视作协和作家声誉为生命,担负起“清理门户”的重任。
当然,在《中国作家协会章程》里,并未对类似现象的处理作出要求,只有一条“本会会员如严重违反本会章程或有严重违法行为、触犯刑律,经本会书记处通过,停止或取消其会籍”的规定。新情况、新问题,该如何应对、如何处理?希望铁凝和作协进行认真的研究。起码对我来说,王兆山之流继续留在作协里担任领导职务,我从感情上是接受不了的。乔志峰的BLOG
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s/2008-08-07/0428160754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