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德共兼铸精英
2003年最后一个夜晚。雪霁时分,寂静的朝阳公园里除了松柏的呼吸声,冰封的湖水下面鱼儿的游动声,一切都进入了梦幻,此时的袁熙坤还在工作着。皓皓的明月觉得新奇,便踱进了金台艺术馆。
灯下是一个勤劳而智慧的身影,透过光影,明月仿佛看到了这样的一行字幕……袁熙坤者,大雕也,他熟读《三字经》,热爱莱蒙托夫的小说,喜欢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着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临摹罗丹、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他之所以成为大雕者,因为在自己的雕塑王国里,是傲睨一切的主宰者,纵情挥洒,赋予泥土温润高洁的灵魂;在中华文化的长河里,他是孜孜矻矻的淘金人,洗去沙砾,俯拾精魂,他以一柄塑刀镌刻出了许许多多的世界精英……
多么美妙感人!袁熙坤放下手中的工具,望望工作台上的月光,看看窗外的白雪,这一切都让金台艺术馆里洋溢着万般喜庆。袁熙坤怀着工作后的喜悦,带着对新年的美好憧憬,环视着四面墙壁上悬挂的外国领导人的肖像,他平生第一次有种陶醉感。因为每一幅肖像不但得到了总统本人的首肯,还有总统们的亲笔签名,这种荣耀是一般人所无法拥有的。
……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的自信硬朗,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的睿智冷静,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潇洒俊逸,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目光锐利,南非总统曼德拉“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气度……
“当当当……”远处飘来了2004年元旦的钟声,新的一年开始了,新的一天降临了,处于回忆和兴奋中的袁熙坤在跟“世界名人”们对视的时候,他突然发现,那些肖像好像有了生命,有了思想,不约而同地问着同样的问题:袁熙坤先生,你为世界上那么多的民族英雄画像,你为你们本民族的英雄画过肖像了吗?
袁熙坤的身体像过电一样,喜悦的心情一下子跑得无影无踪了。问得好呀,水有源,树有根,是谁给中国百姓带来了最大的实惠?是谁为中国的老百姓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是谁带领我们走上一条改革富强之路呢?谁又可以与中国民族的英雄称号相匹配呢?是他,我们敬爱的邓小平。
夜色深了,袁熙坤没有一丝睡意。望着窗外的月光,他陷入的深思。今年是邓公诞辰100周年,我不仅应该给邓公画像,还要用立体、永恒的雕塑来塑造他、纪念他、歌颂他,让人们永远记住他的丰功伟绩。
从这一天起,袁熙坤走遍了各大书店和图书馆,搜集了邓小平同志所有的图像和录像资料,一遍遍地仔细研究邓小平的各种手势、动作。两个月过去了,袁熙坤又花掉了一千块钱买来有关邓小平的回忆文章、各种书籍,甚至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他也一篇不落。他在研究邓小平,了解邓小平,走进邓小平的生活。工夫不负有心人,袁熙坤终于发现了小平同志有一个标志性动作:手上点着烟,脸上露着慈祥,自如地翘起腿。这一发现,如同在沙漠里看见了绿洲!有了邓公的基本动作和形象,袁熙坤信心倍增。基本动作有了,但雕塑是站着还是坐着?袁熙坤又陷入了困境。
查资料,袁熙坤再次走进了资料的海洋。这次他又有惊喜的发现,对于个子相对矮小的领袖,如拿破仑,一般选用坐姿,显得坚定、健康、从容。头略微后仰,更能展现胸怀祖国的大气魄。
对!小平同志也应该是坐着,而且还要坐在藤椅上。他立即让工作人员去买几把藤椅,工作人员用不解的目光看着他。应该是坐在沙发上才对呀。可袁熙坤有自己的理解,藤椅体现中国地域特色,沙发不通透,不符合雕塑的审美原则。然而,雕塑的过程当中,袁熙坤却经历了诸多波折,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首先是藤椅,袁熙坤把小平同志曾经坐过的藤椅复制了几十把,但他却忽略了一个细节,很多时候工程过半,因为藤椅承受不住近1吨重的泥巴,而功亏一篑。当袁熙坤亲眼看着雕塑开裂,那些非常精彩的手法难以重复,许多心血白白付之东流时,有谁知道作者的心有多痛?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忧虑和思考,印证着一个有责任和良知的艺术家,在为人类创造精神的时候,正自觉地举起人性的鞭子拷打自己的灵魂。
“为了这个使命,我会长时间地沉寂下来,全心投入,无愧于民族的嘱托,也无愧于人性的探索。” 袁熙坤的眉宇间写满了凝重,这将促成他艺术生命中一次新的飞跃。
袁熙坤凝望着邓小平的画像,捧着经过几十次才捶熟的泥,心灵被一种使命感和对邓公高瞻远瞩的敬佩之情包裹着。他的血液在沸腾,他的细胞在分裂,他的大脑思绪快速地直冲到皮层,他的心灵在呼唤着,袁熙坤呀袁熙坤……他的灵感终于来了,他的手指伸向泥土,他的情感与泥土融为一体,他把属于邓公的人格魅力、领袖风范也一同捏进了泥里。
几个月后,在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之际,一尊邓小平青铜雕塑诞生了,那倾注了袁熙坤许多心血的,带有体温的雕塑让参观的人们觉得到了小平的健在。他安坐于藤椅上,双腿悠闲地搭放在一起,右手夹一支标志性的纸烟,深邃的双眼远眺前方。准确肖似的塑造,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巧妙的艺术处理,使音容宛在,成为极具人格魅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丰碑。
成功了。邓小平的雕像使袁熙坤的雕塑技艺达到了一个高度。一个人一辈子能够精于一行并有所建树,足以自得;一个人拥有财富又有才艺,也足以让世人羡慕;袁熙坤不但精于画,名于雕,且富于家,助于国,人品艺德共兼,可歌可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