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为文明的观众鼓鼓掌


  为确保这届在家门口召开的体育盛会能够顺利举行,确保观众能够感受奥运会欢快、祥和的赛场氛围,北京奥组委曾于7月14日公布了《奥运场馆观赛规则》,对普通的持票观众提出了“文明观赛”的要求。令人欣喜的是,在观赛中,我们的观众表现不俗,显示了一个东道主应有的风范。据8月9日《竞报》报道,在举重比赛过程中,无论选手们是成功举起杠铃还是无奈失败,都能得到看台上热烈的掌声。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赛前一直被寄予厚望的中国选手杜丽,竟由于压力过大发挥差强人意最终无缘前三甲。对此,出场的观众不仅没有“感到很失望”,而且表示了极大的理解,并争先恐后地在“祝福板”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祝福接下来的选手能取得好成绩。(参见http://2008.qq.com/a/20080809/005223.htm)

  毫无疑问,观众是奥运会赛事不可忽略的一个组成部分,观众的观赛表现和观赛水平,不仅是评价一届奥运会的举办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也代表着中国人的素质、形象,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和体育健儿一样,呈现在全世界的电视观众及媒体记者面前。北京奥组委出台《奥运场馆观赛规则》,我看这既是为了维护赛场秩序,也是希望我们广大观众在世人面前,能一展中国人文明大度的东道主的风采。以杜丽为例,她的失手,与观众对她所寄予的期望值所形成的反差不可谓不大,而且杜丽所争夺的是本届奥运首枚金牌。然而,面对中国奥运的首战失利,我们的观众却表现了空前的冷静、包容,丝毫不丧失信心,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良好心态!这些观众的宽容,不仅大有利于后面的选手正常发挥,也在世人面前表现了中国人所应有的文明大度,说明我们的体育观众大大地成熟起来了,岂不可喜可贺!

  体育的欣赏应该是和艺术欣赏一样的,是一种对美对力量的欣赏,因而原本是不应分国界不分人种的,不论谁得了冠军乃至刷新记录,都是值得祝贺的,不论谁赛场失手,也都没过分责备的必要,更没什么值得幸灾乐祸的。当然,作为一个中国人,希望自己国家运动员的为国争光,多拿金牌,也不失为一种爱国心理。但是,如果这种心理走向极端,就难免滑向狭隘民族主义的泥坑。而这种偏狭心理表现出来,在客观上往往极容易给运动员构成心理压力,对运动员技艺的正常发挥其实是很不利的。事实上,作为一个运动员,不惜长年刻苦训练拼搏,过五关斩六将,好不容易才争取到这里来参赛,谁还能不尽心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举世注目、媒体聚焦的观赛场,你作为一个观众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世人眼里,显示的都是中国人的风度,中国人的素质,你在这里失态,损害的不仅是你个人的脸面,更是中国人的脸面。

  看起来,爱国不能只看你的心理,更要看你的表现,看你表现的社会效益;而且,一个人往往纵情容易克己难,从这点看,一个人,如果能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国家的脸面,而努力地克制自己更为难能可贵,更是一种真正的爱国情感的表现。所以,我们更欣赏这样一种不失东道主光辉风范的观赛:赢得起,也输得起。在观赛过程中,无论选手们是成功还是无奈失败,都能给予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