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2008年08月15日]


    今天一天都在更改行程的忙乱之中。

 

    计划在几个月前就已经作出,为此,我们专门到墨西哥大使馆做了签证(如果如在港口周边活动,就可以做落地签,但我们要深入墨西哥腹地,必须要有签证。)。墨国的签证还挺严格的,要求留取指纹。尤其是对芦淼,墨国使馆人员还特别打电话到他单位查证,询问他一个月的工资有多少?追问:一个年轻人,哪里来的经济实力来做环球游?感谢接电话的同志把芦淼的情况稳妥介绍,这才让墨国使馆的人判断其偷渡的可能性不太大,发给他签证了。上面这一番设计不可谓不完备,还有预定旅馆和租车。这当然是一笔大开销,但是想到墨西哥是集玛雅文化之大成所在,既然都到了大门口,还是要深入了解一些为好。

 

    可以想见,当我们得知船期延误时的高度焦虑。我们不断和船方沟通,这些天来殚精竭虑,考虑了各种方案,真是愁煞人也。船上的通讯联络也很不方便,卫星电话很难打,一是贵,二是要提前登记预约,效果还不稳定。比较可用的法子就是电子邮件,但有时是时差,有时是对方休息,有时是电脑故障……反正通一个信息,费时几天也说不定。

 

    我几乎绝望了。特别是原定在墨西哥接应我们的朋友,因为我们的船期延误,人家要回国观看奥运会,5日启程,就无法再帮我们了。她非常负责地将我们托付给另外的朋友,我心中充满了感谢。不过,素不相识的,这样麻烦人家,实在是忐忑不安。

 

    我们的旅行计划还在不断的更改中。因为原定的机票很多是不能改签的,只能报废。这样新的机票的购置,还要花费时间。而且我们的机票都要由船上发信息到日本国内,再由那边操作,无数变化让我身心交瘁。

 

     我发下誓言:今后,再不做比较长期的旅行计划,因为人为的因素太多了,事到临头重重意外,让人伤脑筋。我喜欢昆仑山那样万古不变的东西,虽然太过安宁,我却平静。这种波澜起伏一会一个曲折的事儿,累心了。

 

    还是说点好玩的吧。

 

    那天我们和日本人一块儿拼车到巴拿马科隆市里玩,看到街上有很多黄橙橙的大香蕉,很是眼馋,心想一会儿停车的时候,一定要买上一把。这里的香蕉可能没有喷洒助熟的药剂,会更天然一些吧?

 

    盘算的挺好,却不料在某个活动中,有一个日本人超时,车在大门口多等了20多分钟,预定的租车时间就到了,司机执意返回,我也不敢因为自己的香蕉梦,让车在街上小贩处停留。结果没能买到黄澄澄的大香蕉,空留遗憾。

 

    咂嘴流口水。上船后,小唐说小报中讲,中美洲是世界上最好的香蕉产地,船方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晚餐的时候,提供美味的香蕉。

 

    大喜过望(没出息啊)。小汤还特别补充了一句,说这报纸上介绍了,香蕉一共有500多个品种呢!

 

    深深惭愧孤陋寡闻,对香蕉知之甚少。屈指算算,吃过的香蕉,最多不超过4种。分别是:中国的芝麻香蕉、进口的大个儿黄香蕉、小米香蕉,还有一种红皮香蕉。要是芭蕉也做数,那么就有5种啦!

 

    于是热切地盼望晚饭。

 

    每天晚餐的时候,会在餐厅门口摆出一个晚餐样本,类似咱们餐馆玻璃橱窗中的标本菜(是不是有专用的名字,我不知道,很抱歉。)。说实话,那天我瞄了半天,盘盘碗碗的,愣是没看出香蕉在哪里?

 

    这样说有点夸张,但或许是我太笨了,瞅来瞅去,最后觉得小碟里两片焦黑色的“餐后甜点”,“疑似”香蕉。

 

    到了正式进餐的时候,大家都对这500种香蕉中的一种,寄托了厚望。可惜只有两小片,未免小气了点。既然到了香蕉的主产国,怎么也应该每人发上一根完整的香蕉啊。甜点是一份份上的,这样品尝的顺序就有所不同。大家眼巴巴地看着第一个尝到巴拿马香蕉的人,齐声问:怎么样?那人做奇怪的表情,说:这是香蕉吗?我怎么吃不出来它是个香蕉啊?

 

    我们都笑他故弄玄虚,没想到大家吃过以后,面面相觑。

 

    我至今不能判断这到底是香蕉的问题,还是烹调的问题。我们吃到的香蕉片,每片大约厚5毫米,硬的像灌进了水泥,嚼的时候,只留下白色的牙印。没有任何香蕉的原味,充斥着油脂和一种调料的混合味道,类似麦当劳里面的炸鸡腿。

 

    那天,吃完香蕉的我们,心怀不甘地说:多么想吃一根没有任何加工的原始的本色的香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