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者按:此文有分析,有深度,值得一读。
无疑,在北京奥运会上,刘翔能否卫冕与中国能否荣登金牌榜首,是国人最关注的焦点。媒体报道称黄牛党将票面价值200元的“刘翔决赛”门票炒到了8500元仍十分抢手。然而,就在北京刚刚放晴的这个上午,就在110米栏第一轮的小组赛上,鸟巢及电视机前数以亿计的渴望已久的眼睛却见证了这位民族英雄的黯然谢幕。刘翔因伤退出比赛。这是他在本次奥运会上的首次亮相,却留给世人一面悲凉的背影。
刘翔用一种让世界震惊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在京奥上的首演,国内外舆论一片哗然。这个出乎意料的结局给大家留下四大悬念。
退赛的真相?
8月18日上午,刘翔冷静地亮相鸟巢,瞬间点燃了全场观众热情。刘翔一上来就热身两次,每次攻栏都会激起观众欢呼。随后,他出现了伤情,表情痛苦而无奈,让人分外揪心,接着他一拐一瘸走出赛场,令全场哗然。紧接着的新闻发布会上,刘翔的教练孙海平掩面而泣,称“确实因伤退出比赛”。而广大网友却质疑刘翔出场的表现为“动作秀”,称刘翔团队早已“知天命”,这只是精心安排的悲情谢幕剧,网友甚至将姚明“带伤突围、为国卖命”抬出来加以指责。显然,国人对一句“因伤退赛”的简单结论难以接受。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翔飞人折翼起跑线?各方解读不一,留下悬念。笔者认为,是伤情、压力和挑战这“三座大山”压跨了刘翔。
在京奥以前,刘翔的大腿和跟腱先后出现问题,这是导致翔飞人折翼的直接原因。在同一轮小组赛上,美国名将、刘翔的劲敌特拉梅尔也因伤先于刘翔退赛。受伤是职业运动员无法避免的,伤情影响运动员发挥同样是无可奈何的。除了伤情,巨大的压力无疑是翔飞人折翼的重要原因。2004年,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在雅典奥运会上折桂后,一下被“田径弱国”的国民捧为民族英雄。国人赋予刘翔的含义和精神远远超出了体育本身。雅典奥运会后,刘翔继续扬威,横扫全球。2008年,与其说刘翔为自己不如说国人为刘翔定下一个目标:在家门口卫冕。《今日美国》曾给出一个标题:《刘翔有13亿个夺冠理由》;《泰晤士报》关于刘翔的标题是《刘翔的双肩担负起整个民族的希望》。可见,国人乃至世界的关注度和期望值空前走高。这些过犹不及的关注和期望全部转化为了刘翔的负担。刘翔也因此成为在京奥上背负压力最承重的中国运动员,不败乃是奇迹。除了伤情和压力这些“内忧”外,状态极佳的古巴小将罗伯斯这个“外患”也是翔飞人折翼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中国第一飞人就在“内忧外患”下彻底崩溃,在预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至于刘翔团队是否精心安排了悲情谢幕剧,笔者认为,即便是也在情理之中,但要体谅刘翔本人。不排除这种可能:出于对京奥、对国人、对赞助商的责任等诸多因素,即便深知自己无缘京奥的刘翔,也必须且只能倒在出发前的最后一秒,这个结局是刘翔本人无法左右的。
竞选受影响?
国际奥委会决定,北京奥运会期间,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将选出4名新委员,并自动将其晋升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刘翔是30个候选人之一,一旦当选,他将与何振梁、于再清在IOC并驾齐驱,成为以运动员身份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的中国大陆第一人。
与其他候选人尤其是另外几名田径运动出身的候选人相比,刘翔有明显弱势:一没有在任何国家或国际级组织里任职的相关经历,二没有语言优势。即便如此,国人仍对此充满希望,将其竞选成功的愿望绑架在他卫冕成功上,合乎情理。然而,就在投票的关键时刻,刘翔因伤黯然退出京奥赛场,这无疑为他的竞选减了分。
刘翔能否顺利竞选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成为又一悬念,让人担忧。
成败论英雄?
刘翔因伤退赛会不会使其在国人心中的认同度和商业价值大幅下降,值得关注。就后者而言,几乎不会成为悬念,赞助商从来都是“以成败论英雄”。刘翔品牌损失将会十分惨重,但场上退赛(而不是在奥运会前宣布因伤退赛)无疑已经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至于国人的认同度,难下定论。竞技体育从来都是这般残酷,胜则笑傲江湖,被媒体宠爱;败则黯然神伤,被镁光灯遗忘。古人讲“不以成败论英雄”,但国人似乎对金牌更感兴趣,对成功更加渴望,甚至于集体忘记了同样站在领奖台上的银牌和铜牌获得者,更别说那些没有获得奖牌但同样刻苦训练奋力拼搏的运动员。刘翔从颠峰上跌下来,就立即遭受广大网友的质疑和恶搞,说明不少人固守着“以成败论英雄”的价值观。
但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不在于金牌。在本届奥运会上,有很多运动员无缘奖牌甚至首轮被淘汰,一样赢得世人尊重。伊拉克运动员穿着旧T恤、破损的“二手”跑鞋前来比赛,尽管被淘汰,但他们已经十分满意,他们的最大愿望是能活着再参加伦敦奥运会。这样的精神让世人折服。美国游泳运动员埃里克在今年6月被查出患有睾丸癌,但他选择了先参加奥运会再做手术的决定,尽管他仅获得了小组第六名,但仍登上时代周刊,成为是美国人心目中的偶像。
那么,刘翔依旧是中国人心中的英雄么?这位在短跨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的中国第一人、亚洲第一人、黄种人中的第一人,是否面临着被抛弃的危险?这将检验国人的价值观。
伦敦再发飙?
刘翔因伤退赛后,央视各挡节目的主持人纷纷引导大家理解刘翔,称刘翔还年轻(25岁),还有机会,希望他能养好伤重回2012年伦敦奥运会赛场。
但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教练孙海平也坦然表示,治疗好了之后,刘翔能否重新回到赛场,“不能确定”。
即便刘翔脚伤治疗效果极佳,在从颠峰跌到低谷的重创之下,他要重新站起来战胜自己已是万般艰难。中国田径将立即进入“后刘翔时代”么?这位中国飞人将从此告别跑道么?抑或在世人惊异的目光中再次登上奥运会的领奖台?这将是刘翔留给世人的最大悬念,也将是媒体在赛后关注的焦点。
刘翔不会淡出人们的视野……(作者:火山飘雪)
无疑,在北京奥运会上,刘翔能否卫冕与中国能否荣登金牌榜首,是国人最关注的焦点。媒体报道称黄牛党将票面价值200元的“刘翔决赛”门票炒到了8500元仍十分抢手。然而,就在北京刚刚放晴的这个上午,就在110米栏第一轮的小组赛上,鸟巢及电视机前数以亿计的渴望已久的眼睛却见证了这位民族英雄的黯然谢幕。刘翔因伤退出比赛。这是他在本次奥运会上的首次亮相,却留给世人一面悲凉的背影。
刘翔用一种让世界震惊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在京奥上的首演,国内外舆论一片哗然。这个出乎意料的结局给大家留下四大悬念。
退赛的真相?
8月18日上午,刘翔冷静地亮相鸟巢,瞬间点燃了全场观众热情。刘翔一上来就热身两次,每次攻栏都会激起观众欢呼。随后,他出现了伤情,表情痛苦而无奈,让人分外揪心,接着他一拐一瘸走出赛场,令全场哗然。紧接着的新闻发布会上,刘翔的教练孙海平掩面而泣,称“确实因伤退出比赛”。而广大网友却质疑刘翔出场的表现为“动作秀”,称刘翔团队早已“知天命”,这只是精心安排的悲情谢幕剧,网友甚至将姚明“带伤突围、为国卖命”抬出来加以指责。显然,国人对一句“因伤退赛”的简单结论难以接受。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翔飞人折翼起跑线?各方解读不一,留下悬念。笔者认为,是伤情、压力和挑战这“三座大山”压跨了刘翔。
在京奥以前,刘翔的大腿和跟腱先后出现问题,这是导致翔飞人折翼的直接原因。在同一轮小组赛上,美国名将、刘翔的劲敌特拉梅尔也因伤先于刘翔退赛。受伤是职业运动员无法避免的,伤情影响运动员发挥同样是无可奈何的。除了伤情,巨大的压力无疑是翔飞人折翼的重要原因。2004年,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在雅典奥运会上折桂后,一下被“田径弱国”的国民捧为民族英雄。国人赋予刘翔的含义和精神远远超出了体育本身。雅典奥运会后,刘翔继续扬威,横扫全球。2008年,与其说刘翔为自己不如说国人为刘翔定下一个目标:在家门口卫冕。《今日美国》曾给出一个标题:《刘翔有13亿个夺冠理由》;《泰晤士报》关于刘翔的标题是《刘翔的双肩担负起整个民族的希望》。可见,国人乃至世界的关注度和期望值空前走高。这些过犹不及的关注和期望全部转化为了刘翔的负担。刘翔也因此成为在京奥上背负压力最承重的中国运动员,不败乃是奇迹。除了伤情和压力这些“内忧”外,状态极佳的古巴小将罗伯斯这个“外患”也是翔飞人折翼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中国第一飞人就在“内忧外患”下彻底崩溃,在预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至于刘翔团队是否精心安排了悲情谢幕剧,笔者认为,即便是也在情理之中,但要体谅刘翔本人。不排除这种可能:出于对京奥、对国人、对赞助商的责任等诸多因素,即便深知自己无缘京奥的刘翔,也必须且只能倒在出发前的最后一秒,这个结局是刘翔本人无法左右的。
竞选受影响?
国际奥委会决定,北京奥运会期间,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将选出4名新委员,并自动将其晋升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刘翔是30个候选人之一,一旦当选,他将与何振梁、于再清在IOC并驾齐驱,成为以运动员身份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的中国大陆第一人。
与其他候选人尤其是另外几名田径运动出身的候选人相比,刘翔有明显弱势:一没有在任何国家或国际级组织里任职的相关经历,二没有语言优势。即便如此,国人仍对此充满希望,将其竞选成功的愿望绑架在他卫冕成功上,合乎情理。然而,就在投票的关键时刻,刘翔因伤黯然退出京奥赛场,这无疑为他的竞选减了分。
刘翔能否顺利竞选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成为又一悬念,让人担忧。
成败论英雄?
刘翔因伤退赛会不会使其在国人心中的认同度和商业价值大幅下降,值得关注。就后者而言,几乎不会成为悬念,赞助商从来都是“以成败论英雄”。刘翔品牌损失将会十分惨重,但场上退赛(而不是在奥运会前宣布因伤退赛)无疑已经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至于国人的认同度,难下定论。竞技体育从来都是这般残酷,胜则笑傲江湖,被媒体宠爱;败则黯然神伤,被镁光灯遗忘。古人讲“不以成败论英雄”,但国人似乎对金牌更感兴趣,对成功更加渴望,甚至于集体忘记了同样站在领奖台上的银牌和铜牌获得者,更别说那些没有获得奖牌但同样刻苦训练奋力拼搏的运动员。刘翔从颠峰上跌下来,就立即遭受广大网友的质疑和恶搞,说明不少人固守着“以成败论英雄”的价值观。
但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不在于金牌。在本届奥运会上,有很多运动员无缘奖牌甚至首轮被淘汰,一样赢得世人尊重。伊拉克运动员穿着旧T恤、破损的“二手”跑鞋前来比赛,尽管被淘汰,但他们已经十分满意,他们的最大愿望是能活着再参加伦敦奥运会。这样的精神让世人折服。美国游泳运动员埃里克在今年6月被查出患有睾丸癌,但他选择了先参加奥运会再做手术的决定,尽管他仅获得了小组第六名,但仍登上时代周刊,成为是美国人心目中的偶像。
那么,刘翔依旧是中国人心中的英雄么?这位在短跨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的中国第一人、亚洲第一人、黄种人中的第一人,是否面临着被抛弃的危险?这将检验国人的价值观。
伦敦再发飙?
刘翔因伤退赛后,央视各挡节目的主持人纷纷引导大家理解刘翔,称刘翔还年轻(25岁),还有机会,希望他能养好伤重回2012年伦敦奥运会赛场。
但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教练孙海平也坦然表示,治疗好了之后,刘翔能否重新回到赛场,“不能确定”。
即便刘翔脚伤治疗效果极佳,在从颠峰跌到低谷的重创之下,他要重新站起来战胜自己已是万般艰难。中国田径将立即进入“后刘翔时代”么?这位中国飞人将从此告别跑道么?抑或在世人惊异的目光中再次登上奥运会的领奖台?这将是刘翔留给世人的最大悬念,也将是媒体在赛后关注的焦点。
刘翔不会淡出人们的视野……(作者:火山飘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