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极图的理论,在道家内部,主要体现在杨朱学派中。杨朱是老子的弟子,也是中国最先主张个人主义的思想家。他在继承老子学说的同时,有感于动乱的环境,困恼于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于是扬弃老子学说中的部份内容,朝着“贵己”、“重身”的方向不断深化,发展成以“为我”为中心的思想体系。杨朱认为,每个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因此要绝对保护好自己,不受别人侵犯。假如每个人都保护好自己,就自然会没有人受到侵犯,于是人与人之间就相安无事,社会也就天下太平了。杨朱“为我”的人生,当然不是圣贤的人生,也不是胸怀全局,放眼世界的人生,但却是千万普通人的人生。战国初年,杨朱的这套“为我”的思想,曾风靡宇内。但是,他的“为我”学说,却站在普通人的立场,对帝王的欲望形成了制约,最后终如昙花一现,后继无人。
2006年的胡润百富榜中,时年49岁的“废纸大王”、东莞玖龙纸业老板张茵成为中国第一位女首富,财富达到270亿元。2008年“两会”期间,张茵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提交了三个提案,其中包括“建议取消无限期劳动合同”、“为月入10万的‘打工皇帝’减税”、“为进口节能设备免税”等,被舆论称为站在富人的立场上说话,引起了极大争议。有人批评张茵提案的立场过分狭隘,认为“政协是属于各界群众的代表,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是真正代表群众的心声”;但亦有支持者认为,张茵作为成功企业家,当然有权就企业关注的事务发言,即使她只是维护一个阶层的利益,一样亦应拥有发言权,以利发挥各阶层利益的平衡。从“有极图”的立场来看,张茵的提案无可厚非,无非是站在“为我”的立场,提出的代表着自身利益性的“贵己”观点。
在中国诸子百家,有极图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法家的学说中。法家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百姓都是自私自利的愚蠢之徒,官吏则各谋私利。近者如夫妻、亲者如父子都不可信赖。像管子就说过,商人日夜兼程,赶千里路也不觉得远,是因为利益在前边吸引他。打渔的人不怕危险,逆流而航行,百里之远也不在意,也是追求打渔的利益。有了这种相同的思想,所以商鞅才得出结论:“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因此,法家学说认为君王不能依靠“仁义、道德”进行统治,而必须采用奖罚,以法律进行统治。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可以不择手段。
法家这种纯功利主义的思想体系,在战国时代那种“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的殊死竞争的斗争情况下,确是相当实用。当时秦国全面接受了法家学说,先后重用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李斯为相,建设了一个法家政权,并最终成为中国大一统的中央政权。而兵家的孙子在《孙子兵法·九变》章,也提出了“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以利”的围绕人心“有极图”而谋的主张。
有极图,实心而不虚空,自私自利、自信自强、自命不凡,不能容纳和接受无极图。就像楚霸王项羽,自恃“力拔山兮气盖世”,听不进身边所有谋臣良将的谏言,逞一己之雄于天下,到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有到极处多丧生。心愈有而道愈无,心愈贪而道愈远。凡人以有极图为追求(道),殊不止他们所追求的这个“道”实乃“非常道”,非正道而是魔道,非商道而是奸道。对有的人来说,社会的物质生活越丰富,精神生活就越空虚;物质越富裕,精神越野蛮。开发商为了一己之私利,常常上演“雪夜扒房”的强行拆迁暴行,自谓事业圆满,实则为富不仁;自喜财源广进,实则恶贯满盈。
有极图,“有”到极端却入“无”。宇宙万物都是向反面进行转化,这是大道“相反”的定律。人心变幻人心险,人心不足蛇吞象,凡人的一颗有极有为之心,是很难得到满足的。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人人都是自私的,要顺应和鼓励人们的这个天性。只要人们为自私的目的认真地做事情,对社会、对周围的人群也会有利的。但是人的自私行为也不能无限的膨胀,要采用道德的、法律的、军事的、纯文学的方法对人们的自私天性进行约束。”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世上物质虽有限,但人欲望却无穷。凡人一旦尝到有极图的功利甜头,便会一发不可收拾,以无限的欲望去占有有限的物质,到最后必将陷入自取灭亡的万丈深渊,一切化为乌有。
李海波,号终南先生,道学学者、高级商务策划师、国家人事部人才流动中心“商务策划师”资质评价办公室评审专家、上海道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策划、《亚洲新闻人物》杂志社江苏办事处主任、卫生部《健康与美容》杂志社专家撰稿人、中国道商智慧经营学知识体系倡导者。主要著作有《势—人生谋势之道》、《道商》等。
研究领域: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美容产业、总裁课程等。
联系电话:13912384163 QQ:120553908
E-MAIL:[email protected]
天道之有极图——日全食(200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