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为“洋教练”们喝一声彩


  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遍地开花”,不仅传统优势项目光彩依旧,游泳、赛艇、女子网球等长期不被看好的领域也纷纷“创造历史”。对此,“洋教练”们功不可没。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崔大林表示,高水平的“洋教练”的到来让中国队受益不少。中国代表团中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38名海外教练,分别在17个运动项目中任职,人数之多创历届奥运会之最。(8月21日西部网)

  今日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几乎在所有的领域,都可以找到交流与融合的影子。没有交流和融合,注定会停滞不前和落后于人。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交流和合作。在体育运动这一领域,同样是如此。每一个国家,在其体育运动上,会有其强势或弱势项目。如何将弱势项目变成强势项目,或者打破弱势项目长期萎靡不振的局面,都需要向他国引进人才。唯有引进人才,才可能吸取他国先进经验,才可能打破局面改变其弱势的命运。

  放眼世界,无论是中国还是欧美等国,均在积极的引进人才。只要有国际性的体育比赛,我们就能看到各国“洋教练”忙碌的身影。特别是一些国家的弱势项目,更是清一色“洋教练”当家,而难觅本国教练的身影。一枝独秀固然显得格外突出,终不如百花齐放的好。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在体育运动国际化的今天,要想不断进取,要想永不满足,便需要“洋教练”的参与。在此次北京奥运会上,我们不但看到我国运动员取得的骄人成绩,还会意外的发现,昔日弱势项目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下子变成了强势。

  12日,我国24年来获得首枚击剑奥运金牌;14日,我国射箭史上首枚奥运金牌诞生等等。这一块块闪亮的金牌,其背后都有着“洋教练”们的心血。当一名韩国记者说中国女曲主帅金昶伯是中国的希丁克时,金昶伯语气坚定地否认说:“我是中国的金昶伯,不是韩国的希丁克。中国女曲的教练不是希丁克,而是金昶伯,是受13亿中国人尊重的金昶伯。”金昶伯的一番话,不能不让人为之感动!它并不代表金昶伯不爱自己的祖国,却深切的表达出了一个“洋教练”只要执教一天,便会尽职尽责为体育运动做贡献的心声。而他的努力付出,更会得到所服务国家人民的认可和尊重。

  即便是尤纳斯的转身离去,虽然让人黯然神伤,但正如姚明所言,“今天看来,四年中的辛勤努力的成果都得到了体现,但是很遗憾没能打进四强。但是也已经证明了他的理念是有效果的。我们需要向更多的欧洲教练去学习。我非常感谢教练给我们的一切。”所以,在我们欢庆胜利的时候,在我们扬眉吐气的时候,请不要忘了那些“洋教练”。哪怕是输了比赛,哪怕是黯然离开,也请为他们喝一声彩。因为,他们功不可没,他们忘我敬业的精神和宝贵的经验是一笔永远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