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与改进


有理论模式型就行了吗?我可从来没有这样说过。
幸好我的理论是由我来实践。
我带了一个团队,在一线市场与企业用户进行沟通,我从中找到了很多的有效知识和完善理论模型的解析技巧。这是我的福份,也许是上天的厚爱。这个模型从宏观版本逐步变成了微观可执行的策略,从品牌推广、渠道拓展、产品规划、资源供给等多方面为合作企业提供不一样(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现代营销应赶紧放弃单一的产品营销方案,逐步转向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按照这一营销理论,在奥运营销领域我提出了2008奥运营销整体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了奥运营销服务。这是一个尝试,因为我的另一社会职务是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信息部副主任。在奥运组织中,我能够获得很多奥运的资讯,再者我了解奥运,这是优势。
所以,资源优势论是相对成立的。因此从2004-2008年,我在逐步完善与推广我的CRO`S资源管理学。
对于执行中的瑕疵,我会花些时间来研究的,我也会听从不同的“异见”。每一次开会的时候,我的同事给我准备了一大堆问题。有用的无用的总之是一大堆,但对于这一大堆问题看法的来源,我基本上是清楚的,当然有时候多为忽悠我的成份。我能够看出来谁在忽悠谁?一旦我被忽悠了,对付他的解决方案便有了。
理论是在实践中是逐步完善的,也只有自我实践了,才能更深的理解理论存在的意义。
项目筹划初期,我是理论创立者。
管理企业中,我是理论的实践者。
我负责战略规划,努力带领团队为实现用创新理论规划的目标进行奋斗,这期间我收获到了关于管理的实践知识。宏观到微观、微观到宏观,随时要转换,在不同角色中适应自我。
当然,在平常工作中还要培养一大帮既懂理论又实践的团队成员,这才是做事业的根本之道。
管理累不累,指的不是身体,而是智力。
不走寻常路,不按常理出牌!这是完善自我理论的最好方式。
在实践之后,通过理论化的总结,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之道。参加展会,如何花小钱办大事,如何让所有的参展商都知道你?除了服饰、展台的大气之外,还有什么呢?媒体,传媒的力量你有没有考虑到呢?是不是投点广告所有的厂商都认识了我们,这是不可能的,简直是在白日做梦。我们做到了,让所有的厂商在第一时间内都认识了我们,我们利用的是电视媒体现场报道模式。
此模式非彼模式,仔细想想,如果没有想好,发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我会告诉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