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云霞、日出东方(东瀛地震重建之三)


 

    过了九合目,继续超越前面缓缓蠕动的登山者队伍。

    夏刚紧紧跟在后面。

    山道上立着一座“开”字型的简洁牌坊,由一对粗大的木柱和柱上的横梁及梁下的枋组成。日本称其为“鸟居”。日本人认为,鸟是人类灵魂的化身,其中有好的灵魂,也不乏肮脏的灵魂,不能让鸟接近神社,故建鸟居,鸟在此居住,就不会飞入神社。一般,鸟居的位置距神社的正门前200米左右。过了鸟居,前面就是建在顶峰火山口一侧的久须志神社了。
    朦胧中,顶峰的人头攒动,翘首东方,等待日出;许多更早抵达者索性摊开睡垫,钻进睡袋或裹着防寒毯睡觉。

    东方微亮,时间刚到04点钟。

    绵绵云海在半山腰的位置无限伸延,似厚厚松软的乳色地毡。升起的云朵扩散着,借着折射光,发散五彩颜色,蔚为壮观。美极!此时东方发出浅黄色的光,只是太阳仍蒙在浓云中。

    聚集在东面坡很缓,聚集着数百登山者或站或坐,更多的登山者加入期间。

    东方云海地平线处出现红光晕,一跃,只是瞬间,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暖暖的金色铺撒向观日出的聚集者,每个人被镀上一圈暖暖的金光……

    一分钟,只是一分钟过去,火球似的太阳发出刺眼的白光,富士山顶大亮。

    中国登山队的其他队员在6点前全部到达山顶。

    一个小时后下撤。

    “之”字型的山路上,不见尾的上山下山者。

    空气干燥,攀登脚步扰动登山道上的火山灰渣,烟尘扬起。

    即使是登富士山的季节,参加登山者之多出乎预料。

    虽然密集的登山人群,登山道上却见不到废弃夺的塑料瓶、包装纸之类的垃圾。其国民的户外运动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令人感叹。

    抵达六合目。

    扔弃垃圾的地方摆放着四个颜色不同的垃圾箱。

    将背袋中的空铝罐、塑料瓶、玻璃樽、塑料包装袋按照分类的扔进不同的箱子。

    中国大陆城市的公共场所还停留在“请不要随地扔垃圾”的水平。在日本,垃圾如何扔却大有学问。有了新的含义。垃圾桶至少分为三类,即可燃垃圾、塑料垃圾和金属垃圾等。扔垃圾时必须“合并同类”正确投放。如此,日本国民每人每天每次扔垃圾时都自觉地实现着垃确分类。这意味着日本民众环保意识相当普及,意味着环境保护具有了扎实广泛的社会基础。看到一篇报道:日本尝试“一人一天1000克”国民减排运动。1000克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相当于100个足球。家庭减排的内容包括:每人每天减少一分钟淋浴时间,减排74克;自带包装袋购物,减排62克;夏天将空调冷气调高1摄氏度,冬天将空调暖气调低1摄氏度,减排35克;空调、冰箱、灯泡换成节能产品,减排281克;及时熄灭汽车发动机,减排42克;生活垃圾彻底分类,减少焚烧量,减排52克;不用时切断家电电源,减排64克。这些措施合计可以减排610克二氧化碳,还剩下390克减排目标如何实现,需要征集国民的意见。

     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方面,值得认真的日本学习呀。

     最后一位队员下到三合目已经是下午两点了。

     乘车前往神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