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加速楼市失血有必要吗?


    期待中,进一步收紧地产调控的政策让整个楼市后奥运猜想几乎落空。

    央行及银监会就下发的《关于金融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等于对一个病人再踹上一脚,还不知道后续是不是还要“拔掉输液管”让他自生自灭。事实表明,其实进一步收紧楼市信贷是整个金融行业的共识,从周四的股市就可以看出,地产股票用全绿来和整个大盘的上涨行程鲜明对比表态。从2007-2008年的地产调控顶级措施已经持续了一年,现在开发商总是寄希望于后奥运的楼市“救市措施”,让人们对于“金九银十”抱有最后的一丝幻想,都希望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为2008年最后一搏。

   无需救市并不意味着需要落井下石,这个政策无疑显示楼市的失血势将加速。

   《通知》中的70%的贷款估值水平风险只能说明央行及银监会对整体房地产市场的信心也开始崩溃,甚至认为全国整体的房价可能跌至70%的估值水平以下。该《通知》传递出来的信号也让许多认为可以抄底的资金迅速撤场。

    就算是没有这个收紧的信号,到2008年底,开发商也必然面临严冬窘境,因为持续一年多的失血,已经让整个全国房地产市场全面面对成交量极度低迷、价格持续下降的局面,诚然过去的楼市过热已经被消化,不过这种持续的价格下滑已经让我们看到中国的资产绝对有被低估的嫌疑。在当今世界,一向是高资产的国家掌握发言权,因为他们可以利用自己本国的高资产估值兼并他国的廉价资产,我们过度低估我们的资产等于让国际资本来捡便宜,地产也是这样。

    另外我认为维持当前的主导调控政策已经足够,适当放松对个人的购房贷款及额度有利于平衡银行的贷款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减少金融机构的风险,过度压缩及减少楼市信贷额度,把信贷投放到其他更高风险的、盈利下降的制造行业,只会变相加重金融行业的盈利负担,甚至加大银行其他风险,因此过度收缩信贷对整个宏观经济势必造成沉重负担,于整体经济的发展、GDP增长及就业要求不利。

    应将信贷额度适当增加给买房人,他们比政府、银行更懂得判断风险,才是当前符合整体经济发展的调控方向,加速失血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