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剩余价值不是剥削行为而权力剥削侵占的主要是剩余价值


代理剩余价值不是剥削行为而权力剥削侵占的主要是剩余价值

人类反压迫反剥削就是要求剩余价值由社会管理、公平配置。资本家视剩余价值为己有虽是误解所为,但资本家通过代理剩余价值可享有比一般人高得多的物质生活,同时享有一般人没有的精神奖赏。因此,资本家视剩余价值为己有有着一定的道理,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其保值增值拼命经营。待个人资产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代理者会更进一步追求精神的上回报。所以,代理经营剩余价值的个人往往不是剥削分子,而是追求精神境界贡献于社会的有功人士。不过不排除道德败坏分子凭借财力勾结权力,进行权力财力二重剥削。如果资产经营者将公产用于个人,只要没有挥霍掉,其占有的社会财富终究会转为公有,但触犯了挪用公产的经济罪行,而不是剥削罪。如果是在法律范围内,没有浪费地用于个人消费,即使是豪华的,那也是对代理者的奖励与补偿,无可厚非。

剩余价值应在按才分工的原则下,配置给通过竞争被自然选择出来的资产增值和保值的高手。高手应是依法履行义务的道德人士。但竞争过程中不乏机遇,所以蠢人也有蠢人福。网友A还评论说,“人民永远就业?能掌握剩余价值吗?可能吗?看看当今之中国即有结论。”三力剥削理论则认为,谁掌握剩余价值,由一定法治环境下的市场竞争决定。任何一个人都有机会。不是说富不过三代吗?社会财产不是固定掌握在某个人手上的,而是不断转移的。针对接受委托管理剩余价值的政府中公务员千方百计地多占多得剩余价值,网友A评论说,“国家机器没有创造但消耗得最多怎么解释呢?”三力剥削的答案是,公务员收入靠服务人民、协调社会和平衡行业、保证人民共生存取得间接参与物品制作的工资。公务员贪污、洗钱 是权力剥削的表现,消耗得最多是权力剥削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