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油巨子到石油逆子


在美国,环保运动和石油界一向势不两立。这一点,从2000年总统大选中关于是否开采阿拉斯加北极海域的石油到最近吵嚷得甚凶的沿海石油钻探开禁都反映得清清楚楚。环保派一向坚持禁采、力挺绿色能源。石油界则主张钻探、钻探、再钻探。后来因为环保而拿了诺贝尔奖的前副总统戈尔和来自德州石油界的布什2000年的总统竞争,可以说是这两派的世纪之战。

 

然而,最近在美国的媒体上又出了一位绿色能源的大红人,风头简直压过了戈尔。此公的名字叫T. Boone Pickens。他的来路则更不寻常。他是石油基地德州数得着的石油大亨,布什的后台老板之一。2004年,就是他资助了“快艇队”的越战老兵拍电影、登广告诬陷克里的越战记录,决定性地影响了大选的结果。但不久前,他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文章,称自己已经八十岁,在石油界混了六十年,所有能钻探的地方差不多都去过了。基于他终身之经验,他坦言美国这么钻探下去毫无希望。下面就是他给出的一组数据:

 

1973年,当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时,美国的石油有24%是进口;1990年第一次海湾战争时,这个比例涨到了42%;如今,进口石油则达到70%。美国以世界3%的石油储量、4%的人口,消耗世界四分之一的石油产量。今年,美国将花费七千亿美元进口石油,是伊拉克战争的年军费的四倍。如果这一趋势不加以控制,未来十年将有十万亿美元流出美国。这将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财富转移。而财富大多是从美国转移到对美国构成威胁的国家。

 

不仅如此,T. Boone Pickens还将这些数据制作成广告,自费在一些全国性电视台播放。在许多地区,这一广告的出现频率,几乎比奥巴马和麦凯恩的总统大选广告播出频率还多。他还到国会作证,告诉议员们:如果美国不改变策略,油价很快就会从现在的一捅一百三十美元上下涨到三百美元。他更不是光动嘴皮子。在德州,他正在筹建美国最大的风力电厂,预计耗资六十到一百亿美元,而他自己和他手下的对冲基金则是最大的投资者。

 

他的设想很简单:从德州平原北到加拿大边界的美国腹地,有巨大的风力资源。美国在风力发电上的自然优势,好比石油领域的沙特。目前美国的电力,一半靠煤炭,21%用天然气,20%用核能,风力和太阳能等等再生能源只占3%,剩下的部分则由石油和水利来承担。他则计划在十年之内用风力代替天然气发电,用省下来的天然气液化而为燃油的代用品。由此一步步使美国获得能源独立。

 

T. Boone Pickens的这一系列举动,美国石油界的保守势力十分懊恼。许多人指出他所谓的三百美元一桶的油价是耸人听闻;他作为石油商,出于自己的利益想抬高油价,借机发财。可惜,从常识看,这样的攻击很难占得住脚。这位T. Boone Pickens已经年过八十,银行里有三十亿美元的个人资产。这样一位土埋到脖子上的富翁,何以有必要挖空心思赚钱?更何况,他真要是想通过炒高油价来赚钱,那么应该把资本全投到石油上才对,何以要把主要资产仍给风力发电?

 

莫非是他希望投资风力发电而赚钱?这倒是有点影子。但真若如此,就更说明问题。长期以来,传统能源界不屑于再生能源的理由,是再生能源成本太高,只能靠政府补贴存活,不是个理性的选择。但是,如果石油界数得着的元老出来把钱赌在风力发电上,则说明这一技术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这是个常人不敢冒的风险。但烈士暮年的Pickens则没有失败的畏惧。他要以一生的财富最后一击,为自己的国家留下千秋大业,名列青史。事实上,在算入环境成本后,风力发电在成本上已经快能和传统能源竞争。油价的上涨和风力技术的提高(导致成本进一步降低)只能使风力发电更有市场优势。从这里,我们看到了美国左翼和右翼在能源问题上的殊途同归。左翼如戈尔等等,相信用政府的手段干预市场而重塑美国的能源结构。T. Boone Pickens则相信主要通过市场本身解决问题。他从石油巨子摇身一变而成为石油逆子,正说明能源革命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