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李宁作为主火炬手的典范效应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句千古名句恰如其分地概括了谁将在明晚的鸟巢幸运点燃火炬台的奥运最大猜疑场面。关于这一神秘人选,此前热门人选有“小巨人”姚明、“中国奥运之父”何振梁和“中国奥运首金”许海峰,但随着这两日他们相继出现在北京奥运火炬的传递现场,于是视线和灯光都不约而同聚焦到了“体操王子”李宁的身上。

       假设猜想成真的话,李宁的当选不仅实至名归,不仅代表了“56个民族大团结”,代表了国家不忘功勋运动员,而且他的当选更重要的是一个符号效应,一个代表意义:

       1、运动员时代的李宁是奥运精神“更高、更快、更强”的杰出代表:1982年第六届世界杯体操赛,李宁一人独得男子全部7枚金牌中的6枚,这是他被世人誉为体操王子的开始。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李宁更上一层楼,共获321铜,接近中国代表团奖牌总数的1/5,他也是该届奥运会中获奖牌最多的运动员。在18年的运动生涯中,李宁一共获得了国内外重大体操比赛金牌106枚,其中全国冠军92次,世界冠军14次。此外,1999年,李宁更被世界最权威的体育新闻组织——国际体育记者协会——评为“二十世纪世界最佳运动员”,成为中国享有此殊荣的唯一一人。

2、企业家时代的李宁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功实施的典范缩影:兵败汉城后,李宁一夜之间从“民族英雄”的顶峰滑落到了低谷,面对此情此景,他默默选择了退役。退役后的他既没有沉沦,也“不等不靠”,而是选择了一条在当时那个时代并不是主流的道路——1990年在广东三水创办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经过18年的风雨搏杀,经历了创业和发展路上的种种坎坷,李宁迎来了成功,收获了累累硕果。如今的李宁公司已经成为市值排名全球第四大运动服装品牌,年收入在60亿左右。李宁也成功转型为公司的董事长,除了掌舵公司的发展战略,他的相当一部分精力也投入到了国内的慈善事业之中。李宁个人的转型成功,说明了运动员除了走“当教练,做官员”的传统之路,还有别的更丰富宽广的路径可以选择;李宁公司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谓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一个典范缩影。

透过李宁,不仅国人可以更清晰回顾中国体育的光荣史,更清晰回放中国改革开放和企业成长发展的历程,而且更有助于海外更真实和更真切地看中国和理解中国。

当李宁点燃奥运火炬的时候,他点燃的不仅仅是“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火炬,更是“更高、更快、更强”的中国和中华民族。从此,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强大、更附责任感的中国将展现和屹立在世界的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