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精细和创意不够,“五多”有余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08年8月9日)
2008年8月8日晚,与众人一样,我也是坐在电视前看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应该讲,《大脚印》、《倒计时》、《画卷》、《文字》等的创意和表演还是不错的。
但是,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有一些不精细的地方,尤其是缺乏新意的主火炬点火仪式,给这一盛大的开幕式留下了不该有的遗憾。
一、精细不够的地方:
1、在要奏国歌的时候,现场的旁白只说了“请起立”,奏完国歌后,旁白却没说“请坐下”。文明大国,就这样缺乏礼仪吗?
2、整场的开幕式的时间没控制好。原定的是20:00开幕式正式开始,计划持续约三个半小时,于23:30分左右结束。可是,这一“右”,就右到仅差几分钟就要到零点了;结束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草草收场。
3、2008人击缶而歌,但难以听清、也难以看清他们唱的是什么。
4、3000孔子弟子手执竹简,高声吟诵《论语》,但难以听清、看清他们吟诵的是什么。
5、郎朗与5岁的北京小女孩李木子共奏钢琴,看上去,不像共奏钢琴,而是像郎朗在教北京小女孩李木子学奏钢琴。
二、创意不够的地方:
主火炬的点燃应该是最具创意的、最激动人心的,也通常是每一届奥运会开幕式的高潮部分。可遗憾的是,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火炬的点火中,有两大重复,让人感觉不到一点新意,更别说让人激动了:
1、主火炬塔的形状是祥云火炬,全世界的人早已见过“祥云”火炬了,比一年前人民网发表的我提出的“烽火台”状的主火炬塔的创意差远了。
2、绳索吊人或吊物去点燃主火炬,在以前的运动会见过,而且,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演出中,已经多次出现绳索吊人表演的镜头了。
2006年12月15日,本人曾写过“看《满城尽带黄金甲》,忧2008北京奥运会”一文,我在文中写到:
“张艺谋过去很喜欢用红色,在适当的场合用红色,也不为过,如果在大量场合只会用红色,那就显单调了。张艺谋近期执导的几部所谓大片《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似乎形成了一种模式,一味追求大场景,看似阵容强大、场面豪华,但缺乏可以震撼人们心灵的内涵,缺乏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统一,有些落入俗套;张艺谋会不会《满脑尽是落俗套》、并带着这一俗套去总导2008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
“策划一项活动一定要从文化内涵和文化立意去把握和创造制高点,有足够文化内涵和较高、较新的文化立意的策划,通常都比主要靠金钱来铺垫的策划的效果好;而再看张艺谋近期执导的几部大片,恰恰是金钱多、文化少。”
2006年12月15日,我对张艺谋的评价是“一味追求大场景,看似阵容强大、场面豪华,但缺乏可以震撼人们心灵的内涵,缺乏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统一,有些落入俗套”;今天,对于张艺谋总导演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我的评价是“五多”:
1、平面、立面放电影的痕迹多。
2、每个片段里参加演出的人多。
3、集体的、重复的动作多。
4、燃放的烟火多。
5、吊人的多。
链接:
1、看《满城尽带黄金甲》,忧2008北京奥运会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博锐管理在线,2006年12月15日
http://www.boraid.com/darticle3/list1.asp?id=65978&pid=603
2、坚决反对北京奥运开幕式上将孔子“抬出来”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博锐管理在线,2007年7月28日
http://www.boraid.com/article/78/78171_3.asp?size=big
3、北京2008奥运会开幕式的策划案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博锐管理在线,2007年7月30日
http://www.boraid.org/darticle3/list1.asp?id=78304&pid=603
4、人民网>> 2008:我的点火创意>>创意展示>>00145号创意(刘先明)
http://olympic.people.com.cn/GB/22192/80271/80272/6050880.html
5、刘先明的北京奥运点火创意再上CCTV—4
博锐管理在线,2007年8月8日
http://www.boraid.com/article/78/78689_1.asp
6、三事说明本人的《北京2008奥运会开幕式的策划案》是最好的方案之一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 刘先明
博锐管理在线,2007年8月11日
http://www.boraid.com/article/78/78811_1.asp?
7、北京奥运会的点火仪式没有我的点火创意好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博锐管理在线,2008年8月9日
北京奥运会的点火仪式没有我的点火创意好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一年前的今天,2007年8月9日,我在畅享博客上曾发表过“但愿张艺谋创意团队的奥运点火方案比我的好”一文,当时,我就担心张艺谋创意团队的奥运点火方案没有我的创意好。
在离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点火仪式还差三个多小时的时候,我在新华网论坛发表了一个小帖子:
我的猜想:北京奥运会主火炬塔将从鸟巢屋顶上树起
作者:刘先明 于 2008-08-08 19:43:08.0 发表
http://2008.home.news.cn/detail.jsp?id=57452958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但是,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北京奥运会的主火炬被点燃的时候,看到的主火炬塔却依然是祥云火炬的形状。
虽然,我现在还不知道在过去历届奥运会中,有几次主火炬塔的形状是与传递的火炬的形状是一样的,但我知道的一点是:奥运会中的主火炬塔的形状与传递的火炬的形状是一样,肯定是不多见的。因为这样的重复是绝对不可能给世人任何新奇和震撼的感觉的。
如果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点火仪式与人民网2007年7月31日发表的我的点火创意两者之间进行比较的话,我认为,我的创意比现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点火仪式所用的方案好。
如果用我创意的烽火台的形状来设计主火炬塔,一方面,可避免与祥云火炬的重复;另一方面,可凸显中国的特征——长城的元素。
另外,鸟巢的外观是圆的,而烽火台是方的,如果在鸟巢屋顶上用一个盘龙的圆柱支起一个方形的烽火台,圆中有方,方中有圆,方圆合一,比较和谐;但是,现在在鸟巢的内墙壁上贴着一个主火炬塔,那主火炬塔看上去,像什么呢?我的感觉有点像是一个蜗牛爬在鸟巢的墙边,看上去不怎么和谐。
失望,北京奥运会的点火仪式没有我的点火创意好。
链接:
但愿张艺谋创意团队的奥运点火方案比我的好
刘先明 2007-8-9 20:54:49
http://blog.vsharing.com/Article.aspx?aid=604759
http://www.beijing2008.cn/1year/officialcampaign/s214118228/n214123621.shtml
张艺谋:开幕式点火方案初步确定 开幕式与鸟巢天人合一
日期:2007-08-09
张艺谋表示,对于一届奥运会来说,一个成功的开幕式就意味着赛会成功了一半;而对于一个奥运会开幕式来说,一个成功点火仪式则意味着开幕式成功了一半。2008年奥运会和2008年残奥会开闭幕式工作班子成立2年多来,“我们的工作团队一直将让大家都满意作为最高目标。”北京奥运会的圣火如何点燃更成为目前北京奥组委的头等机密,作为开闭幕式的总导演张艺谋更是守口如瓶。不过张艺谋还是透露说,目前已经有10个人知晓了北京奥运会的点火方案。张艺谋介绍说,点火仪式的设计是由创意团队提出,需要一级级的向上级报批,最重要的是需要报给国际奥委会,因为国际奥委会很看重点火仪式,这是体现奥运精神的一个表现仪式。
http://olympic.people.com.cn/GB/22192/80271/80272/6050880.html
人民网>>奥运>>专题大全>>2008:我的点火创意>>创意展示00145号创意 作者:刘先明
2007年07月31日10:04 来源:体育在线
把奥运主会场的火炬的顶部做成长城烽火台状的,火炬的柱子由底到顶装上盘龙;点燃火炬,表明赛事开始。
点燃的方式:
在“盘龙”里装填好焰火口,火炬手(刘翔)点燃“盘龙”尾部的焰火,焰火从“盘龙”的尾部往上传递,一直传到“盘龙”的顶部,在黑夜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灯火透明的“盘龙”,“盘龙”的顶部焰火再把火炬顶部“烽火台”中的火源点燃,火炬点燃的时候,“盘龙”的焰火立即熄灭,表明中国龙融入到奥运的圣火中去了,实现了世界性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