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开幕式感觉不好


奥运会是全球瞩目的事,尤其这次在中国召开,不在国内的中国人的热情不亚于身在国内的. 为了及时观看开幕式,在北美的中国人最近是想尽了办法,还有人给总统上书. 开幕式不比春晚, CCTV的播出范围局限于大陆, 海外的信号,包括网络直播的IP地址,都给限制了. 因为时差, 国内的晚上八点是这里的早上八点, 购买了版权的电视台要直播,商业风险比较大. 加拿大国营的电视台CBC还比较够意思,去了两个主持人现场同步直播,美国的NBC商业观念浓,落后12小时,选择在美国晚上的黄金时间再播,节目自然是录像了. 来自国内的节目, 肯定是看中文的好. 先天晚上, 有朋友告知, 有个办法可以看到国内的直播,但总担心被掐掉信号,所以就搞了两套: 国内的中文直播和CBC的英文直播.总而言之,就是满怀期待. 结果如此一来, 两个台直播, 多了比较,也就有了这篇博文

CBC在北京时间的七点钟开始, 介绍了很多背景知识, 没出意外, 同时播出了一些和政治有关的镜头. CCTV七点钟开始,照例是新闻联播. 两个电视台都遵循着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差异由此开始. CCTV的直播是延迟播出的,CBC是同步的,这点上CCTV不如CBC. 应该说, 如此大型的活动, 出现什么异常, 老百姓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更何况,在今年经过一系列的事件后, 老百姓的抗异常能力增强了很多, CCTV应该有大国心态!

还有一个大的差异, CBC的主持人是在解说开幕式, 而CCTV的主持人是在念稿子,周涛念稿的痕迹最明显,给人的现场感不强. 要想真正成为一流的主持人, 得有扎实的功底和娴熟的技巧. 其实, 哪个主持人事先都得预备很多资料,但如何把这些资料变成自己的语言, 恰当的使用和临场发挥, 周涛真的有差距

开幕式是给全世界看的,不只是给中国人看的. 有些节目上春晚可以,但上奥运会开幕式并不怎么合适,比如京剧,还有那个海上升明月的唱段, 那些东西需要文化背景才能理解, 吱吱哑哑唱半天, 不要说老外,就是中国人能全部搞懂的都不多. 在这种场合, 武生的效果要好很多. 写到这里,插几句话. 北京开亚运会的时候, 很多歌都有类似我们最勤劳,我们最善良的句子, 典型的自恋行为. 自己民族最勤劳,最善良, 参加比赛的别的民族呢? 这次奥运会有进步, 这类歌曲几乎绝迹了. 当表演活字印刷的时候, 有老外的记者还以为是在表演搓麻将,是个极端的理解差异的例子 

国内现在是精英社会,在CCTV的直播中也表露无遗. 哪怕是个小人物, 比如与郎郎一起弹钢琴的那个小孩, 比如在空中放风筝的孩子, 都是有名有姓的. 但在我们的直播中, 只有名人的名字, 没有了小人物的名字. CBC的主持人倒是逐个念出了这些演出者的名字. 还有一个小差异, CBC给了很多镜头给与姚明一起进场的小英雄林浩, 而CCTV的镜头最多的是政要

开幕式的节奏感不强,有些拖塌, 手法雷同的地方比较多, 表演高潮也很少. 也怪自己起得早, 中间坚持不住, 竟然打盹迷糊过去了. 是场面太大还是音响效果, 刘欢唱歌的时候没听出是英文的还是中文的. 自己算是刘欢的半个粉丝, 感觉是歌写的不好.按理说,刘欢唱歌很大气的, 适合在大场合唱, 但这首歌写的不大气. 可以赌一把, 主题曲流行不起来      

至于点火, 花费不少,但没有冲击力,算失败之笔. 结尾的时候, 我们是一如既往的高调, 但CBC的主持人说, 这个开幕式No fighting, nothing happened! 呵呵!

要用一句话概况的话,就是整个开幕式高科技技术一流,创意二流. 谁要是推销LED灯的,拿过来是个不错的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