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象追溯定价权的本质
国际上粮荒越来越严重,非洲、东南亚的小国已经陷入了混乱,很多孩子吃不饱,并由此使得政府政权岌岌可危。但是我们也知道,国际上每年的粮食产量跟需求量基本上是持平的,就是说世界实际上并不缺粮食。但粮价为什么飞涨呢?这在某种意义上说,粮食的价格已经不是供求关系来确定的了。那是什么决定的呢?是国际金融炒家决定了粮食的走向!这些炒家们拥有富可敌国的雄厚资本,并以此完全操控国际市场走向,他们让粮价飞涨,价格可以在原来定价基础上翻上几倍!缺粮的国家怎么办?这是个问题!粮食不是石油,缺了就要死人的,再贵都得买,这样金融炒家的目的就达到了,最大限度的赚取利润,哪怕这利润是浸着贫困国家人民的血泪。这也是就是现代全球市场一体化所带来的负面因素之一吧。
韩国人之所以那么坚决的抵制总统进口美国人的牛肉,从这方面似乎也能够找到注解。美国的便宜牛肉进到韩国人的餐桌,韩国人自己的牛肉就卖不出去了,卖不出去倒闭,到后来就只能完全依赖进口牛肉,自己也不生产了。一旦到了这个地步,美国人就可以毫无顾忌地肆意提高牛肉的价格,进而掌握了定价权。这是韩国人担心的问题点之一。
我国的农产品价格是怎么上来的?国产的大豆由美国便宜大豆代替,食用油厂为了降低利润就用进口大豆,结果是我们种的大豆就买不上价格,于是“谷贱伤农”,我们索性自己就不种了,因为卖不出去啊。逐步地后来就基本上依赖进口了。这样一旦人家全面提价,我们就只有承受,与之相对应因为原材料涨油价必然就上涨。油是基础,食品也就张上来了。这虽然有假设的成分,但并不完全是假设。
近期央视2套《对话》栏目播出一个访谈一位官员的场景,这个官员刚刚参加了今年的铁矿石价格的国际谈判。我国是国际上的铁矿石进口大国,今年的铁矿石涨幅很大,定价权就在卖方了,我们的努力几乎是微乎其微。最后主持人问官员请你对这次谈判做个总结,如果用两个词来表达,你认为是如释重负还是如哽在喉?官员说“应该是如释重负吧,成绩还是有的”。但我们,包括主持人、台下的嘉宾、还有电视机前的我都如哽在喉。 (主笔:党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