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治庸小电影”不如关注制度建设


    “老张,快来看——那不是咱们单位干部在会场发短信的镜头吗?”9月8日一大早8:15时,正值上班高峰。碑林区的机关干部像往日一样走进区政府大门,突然被一楼大厅电子大屏幕的景象所吸引:屏幕上的碑林区整顿机关干部作风曝光台上正在播放治庸小电影,昔日令干部习以为常的在会场打瞌睡、发短信、接电话、来回走动等现象被首次搬上了区政府电子大屏幕,成为人们议论和关注的热门话题。(2008年9月9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自《西安日报》) 

     近来,西安市碑林区整顿机关作风的“新鲜事”可谓是一个接着一个。这不,前两天刚有新闻报道说,9月2日下午2点30分,记者在西安市碑林区召开的全区领导干部大会上看到,第一排黄底黑字的“迟到席”格外醒目。据该区组织部部长张瑜民介绍:“设立‘迟到席’,就是要从机关干部从小事抓起,让全区人民看到我们整顿机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决心”。(2008年9月4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自《陕西日报》)事隔没几天,取材于干部日常工作的真实场景,由碑林区整顿机关作风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明察暗访全区各街道、各部门的工作状况时“偷”拍“抓”拍,最后编辑剪辑而成的“治庸小电影”又在机关大楼一楼大厅电子大屏幕上进行了“公映”,而且“曝光会场的各种不文明行为仅仅是碑林整顿机关作风的开始,随后还将对全区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进行暗访,搬上电子大屏幕,通过一系列硬举措不断提高全区干部的综合素质。”看来该区“治庸行动”是真的动“真格”了。 

     机关干部不在状态、不守纪律、不懂规矩,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确实应该严肃整治。适当地将其“曝曝光”,既可教育本人,又可警戒他人,不失为硬着子、强措施。不过,笔者在为西安市碑林区接二连三出台的“治庸行动”“硬措施”而鼓掌喝彩的同时,也不禁产生了疑惑:设立“迟到席”或播放“治庸小电影”真的能起到“治庸”的目的吗? 

     其实,不用说“治庸”了,就是“惩腐”,各地也可谓是花样不断翻新,什么“廉政短信”啦、“廉政日历”啦、“廉政宣言”啦,等等等等,还有今天披露某贪官如何如何腐败,明天曝光某贪官怎样怎样堕落,可是由于少见或不见有严格、严肃、严明、操作性强的制度出台并坚决执行,对领导者的权力监督一直处于一种疲弱的境况,使得“前腐后继”的现象屡有发生,百姓也产生了严重的“审丑”疲劳。 

     对开会打瞌睡、接手机、发短信或上班玩游戏、聊天、炒股等的官员进行曝光甚至进行勒令“免职”等惩戒和处罚,本无可厚非。但是,笔者始终认为,这种做法未免有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嫌疑,或者说带有某种程度的“人治”痕迹。就拿官员会场打瞌睡来说,会场上打瞌睡被台上的领导发现了,便被当众斥责或就地“免职”,那些没有被发现却也打瞌睡了的官员,怎么办?如果正式制度明确规定官员开会打盹就必须辞退,那么对瞌睡官员进行相关处置就是依法依规行事;但事实上,这样的法、这样的规并不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中,官员开会打瞌睡的后果就充满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假如打瞌睡没有被发现,假如被发现了却熟视无睹,假如打瞌睡者被领导公开批评而下面不“闻风而动”,那么打瞌睡的后果就各不相同,因此被迫辞职就不会成为惯例,更不具有统一约束性和示范推广性。仅凭领导一句话,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不是“人治”又是什么呢? 

     在一个各项规则基本上确立的社会里,制度的作用应当比个人的作用更大,只有制度才能保证行政的高效、规范。汉文帝在位时,陈平为相,皇帝一次向陈平询问钱谷和刑狱的具体情况,陈平不能答,其解释是:“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而宰相的职责是“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汉代另一位名相曹参也对皇帝表示过类似的看法:“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由此可见,法治乃国之根本。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当然,法律、制度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健全的过程。尽管有观点认为,只要不违反科学发展观,都可以大胆试、大胆闯,但是一定要注意一个“度”,起码不能和有关法律法规相违背。比如说,“偷”拍“抓”拍机关干部的工作状况并制作成“小电影”进行播放,有没有侵犯“隐私权”、“肖像权”等等,都必须进行研究和论证,否则很可能闹出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和笑话来。 

     现在的干部作风的确很成问题,且不仅表现或主要不是表现在开会打瞌睡、打手机、发短信上。台下开会打瞌睡等渐成痼疾,或须施以“猛药”方能有效,但更须遵照法治这个“药方”去“抓药”。否则,“药”性愈“猛”,非但不能治病救人,反可能成为新病灶的起源。 

     我们不能否认西安播放“治庸小电影”等硬举措对机关工作人员转变作风产生促进和警示作用,但要把机关干部的作风真正整顿好,还是得主要依靠一系列配套的制度,这些制度既包括对各种行政程序的规范和设计,也包括对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权力制衡和监督。播放“治庸小电影”固然值得赞赏,但无论如何代替不了一种公平有效的制度。



新闻链接: 

     西安放"治庸小电影":干部开会打瞌睡等成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