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价值:从“真理标准”到“伦理标准”


     在中秋节前夕,我们举行一个中秋联谊会,主题是讨论普世价值。普世价值一下子成为中国理论界时下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表面看起来,这次讨论是汶川地震引起的,但实际上是与中国的未来走向和中国人的价值选择关系很大,也为我们反思改革开放30年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契机。

一、两个标准与普世价值

     普世价值的讨论引起我的高度重视,一方面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大问题,另一方面,仿佛冥冥之中有安排,我感到今天普世价值的讨论与30年前的那场真理标准大讨论有很多相似性。今天许先生说,这里的Values应该翻译成社会伦理道德的准则或标准。按照这个说法,普世价值的讨论就是人类共同伦理标准的讨论。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30年,中国人经历了两场标准讨论。第一次即30年前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当时在教条主义盛行的社会氛围中,用实践即事实为中国人打开了一个缺口,创造了新的局面。30年以后,我们仍然有教条主义的束缚。所以,这场关于普世价值即伦理标准的讨论,能否进一步打开中国人的心智,值得期待。如果我们从“两个标准”讨论的角度来看待这场争论,也会为今天的思想解放找到理论突破口。

     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我们中国人和外国人接受事务的过程有些不一样,无论伦理标准在世界上怎么普世,要让中国人认可,必须经过中国人自己的咀嚼、消化和吸收。普世价值在中国引起广泛讨论,这说明中国还是有戏的,即中国是有希望的,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值得期待的。

     30年前后两个标准震动了中国,实践标准为改革开放打开了思想的枷锁,伦理标准将为中国融入世界铺平思想道路。

二、普世价值就是共同价值

     在这场普世价值讨论中,有些官方色彩较浓的学者从理论上肯定了人类有共同价值,也有一些人很明确的反对普世价值,认为普世价值是西方的思想。我认为这样的看法是无稽之谈。普世价值就是人类的共同价值,人类是由各民族的形式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必定存在共同的价值,即最大公约数。我觉得普世价值、共同价值都是一个东西。只不过是语言环境不一样,表达方式不一样、叙述方式不一样。很多人试图将它们分开,这是错误的。它们存在的基础是因为有了人类,而不是基于某个理论。

     中国人对共同价值、普世价值的认可,应该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开始,这被认为是人类伦理的“黄金法则”。无论是儒家、墨家、和道家等诸子百家都对普世价值有所贡献。儒家讲求仁义礼智信,墨家崇尚“兼爱”、“交相利”;道家相信热泪有“大道”。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也对普世价值有很明确的信念。中国老百姓最恶毒的骂人的话就是“不是人!”也就是说没有了人类的共同价值,还有:没有人性、没有良心、猪狗不如、衣冠禽兽等。可以说中国人总是按普世价值要求自己。否定普世价值,老百姓不能接受。为什么?这很当然:既然你是人类中一分子,就应该承认它,如果不承认它就是反人类。

     反人类罪是二战后明确下来的,叫纽伦堡法则。纽伦堡军事法庭审判了一批纳粹罪犯,用的都是反人类罪。二战以后,凡是对人类的生存形成威胁的,例如种族隔离、种族屠杀都以反人类罪进行审讯和判决。我们中国经过文革这样极端主义的浩劫,使得中国人对极端主义有了天生的免疫力。普世价值的讨论将为中国更彻底地清除极端主义影响作出贡献。

三、八戒与全球化

     普世价值现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讨论,更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全球化,人类的交往沟通多了,普世价值就像一个全球通用的“世界语”,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一个“共同语言”,岂不成了与世隔绝的外星人。现在全球化还在深入,中国对普世价值还应该深入讨论。

     二战以后,有个帕格瓦什运动,当时很多科学家在谈讨普世价值的话题。我当时翻译了一些有关文章,但是现在找不到了。在冷战时期,东西方冲突比较严重,只有科学界科学家能够坐在一起,其他界都很难做到。帕格瓦什运动中的科学家们花了很大的精力,探讨人类到底有哪些普世的和共同的价值,他们明确了应该更多宣传一些各民族共同遵守的那些价值,而不应宣传的一些各民族特异的价值观。他们列出一个单子,说明那些价值是普世的,而且无论在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无论到了哪个国家都是一样的。帕格瓦什运动的科学家们为冷战期间化解东西方对抗冲与突做出了很大努力、有杰出的贡献。

     普世价值可分为两种表达,一种是以宗教戒律的形式表达,另一种是以伦理准则的形式表达。以戒律的形式表现在宗教中,例如佛教有“八戒”,戒骄、戒躁、戒荤、戒酒、戒杀、戒嗔、戒怒、戒色;道教有“五戒”,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酒;基督教的摩西十诫,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圣训,怜恤孤贫、称量公平,反对浪费,禁止淫乱,禁止高利贷,禁止虐杀女婴等一系列伦理道德方面的主张。在所有的宗教戒律中,其核心价值观都是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邪淫、不贪婪。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戒律基本上是来自生活,有很大的共同性和普世性,是作为常人必须遵守的。以伦理准则形式表达出的价值观,更多地体现在人权、自由、平等、博爱、民主与和平等理念中。现在中国正需要在这个层面的价值观上进行新一轮的思考和探索。中国人不但能够接受这些价值观,也能够发扬光大这些价值观。


 

我的相关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