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很多人也同我一样,关注那些受害婴儿并为他们默默祈祷。而媒体也更多把目光投向三鹿、相关部门及“关键物质”三聚氰胺的“源头”在哪里?这都没有错,而我作为事件的间接受害者倒是更有一份隐隐的担忧:
根本问题是:为什么要添加“有害物质”?
答案可能是不晓得,不知道有害,不知道有这么大危害;其实无论哪一个都不能成为理由,都站不住脚。而据报道添加三聚氰胺很重要的原因是:可以造成蛋白质提高的假象。那为什么“假象”却要提高?其实是行业标准在作怪,蛋白质的含量是衡量奶粉的一项重要标准。那么谁制定了这个标准?是消费者吗?我看未必。是整个市场恶性竞争的大环境,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游戏规则,还有……
我们的很多部门也无时无刻不在制定“人为标准”,很多硬性指标成了衡量产品优劣、工作好坏、能否通过、是否提干的不二准绳。在这些所谓“标准”的驱使下,人们的良知被虚荣所掩盖,道德底线被无数次的击穿。为了“业绩、政绩”不择手段,甘愿铤而走险的大有人在,那些触目惊心的故事至今历历在目。那么作为“标准”的诸多制定者,是否应该做好调查,在法律道德底线上,做得公平些、公正些、谨慎些、再谨慎些呢?
三鹿事件”只是冰山的一角,“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我们期待市场的可持续繁荣,期待优质优价的产品,更期待着所有公民法律道德意识的“觉醒”——
注:三聚氰胺原本只是一种工业原料,分子式为C3N3(NH2)3,又名氰尿酰胺,俗称蜜胺,是一种有机化工中间体,日常主要用途是与醛缩合,生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用于涂料、层压板、模塑料、粘合剂、纺织和造纸等,此外还可用于皮革鞣制、阻燃化学品以及脱漆剂等。
除此之外,它还有一种颇为隐秘的用途。三聚氰胺外形为“白色单斜晶体”、“无味”,形似蛋白粉。重要的是,三聚氰胺含氮量高,如果在食品检测当中,仅凭含氮量多少来确定蛋白质含量的多少,那么三聚氰胺完全可以假乱真。而目前,我国食品和饲料当中蛋白质含量检测最主要办法即为来自上述原理的“凯氏定氮法”,此法只能测出含氮量,并不能区别饲料中有无合规添加剂或违规化学物质,由此,价廉且容易获得的三聚氰胺便可以堂而皇之地代替了真正的蛋白质而混入婴幼儿食用的配方奶粉之中。
根本问题是:为什么要添加“有害物质”?
答案可能是不晓得,不知道有害,不知道有这么大危害;其实无论哪一个都不能成为理由,都站不住脚。而据报道添加三聚氰胺很重要的原因是:可以造成蛋白质提高的假象。那为什么“假象”却要提高?其实是行业标准在作怪,蛋白质的含量是衡量奶粉的一项重要标准。那么谁制定了这个标准?是消费者吗?我看未必。是整个市场恶性竞争的大环境,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游戏规则,还有……
我们的很多部门也无时无刻不在制定“人为标准”,很多硬性指标成了衡量产品优劣、工作好坏、能否通过、是否提干的不二准绳。在这些所谓“标准”的驱使下,人们的良知被虚荣所掩盖,道德底线被无数次的击穿。为了“业绩、政绩”不择手段,甘愿铤而走险的大有人在,那些触目惊心的故事至今历历在目。那么作为“标准”的诸多制定者,是否应该做好调查,在法律道德底线上,做得公平些、公正些、谨慎些、再谨慎些呢?
三鹿事件”只是冰山的一角,“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我们期待市场的可持续繁荣,期待优质优价的产品,更期待着所有公民法律道德意识的“觉醒”——
注:三聚氰胺原本只是一种工业原料,分子式为C3N3(NH2)3,又名氰尿酰胺,俗称蜜胺,是一种有机化工中间体,日常主要用途是与醛缩合,生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用于涂料、层压板、模塑料、粘合剂、纺织和造纸等,此外还可用于皮革鞣制、阻燃化学品以及脱漆剂等。
除此之外,它还有一种颇为隐秘的用途。三聚氰胺外形为“白色单斜晶体”、“无味”,形似蛋白粉。重要的是,三聚氰胺含氮量高,如果在食品检测当中,仅凭含氮量多少来确定蛋白质含量的多少,那么三聚氰胺完全可以假乱真。而目前,我国食品和饲料当中蛋白质含量检测最主要办法即为来自上述原理的“凯氏定氮法”,此法只能测出含氮量,并不能区别饲料中有无合规添加剂或违规化学物质,由此,价廉且容易获得的三聚氰胺便可以堂而皇之地代替了真正的蛋白质而混入婴幼儿食用的配方奶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