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能源价格改革


  8月份CPI降至5%以下,能源价格改革时机又为各方专家热议,大多数的专家认为CPI下降是能源价格改革最好的时机,有必要提高石油、煤炭、电力的价格,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似乎也正在酝酿这样的改革——涨价。

  难道说一提到改革就要涨价么?这是什么逻辑。CPI的回落倒是为这些学者找到提价的理由,而相关部门也过于乐观,它们自认为CPI的下降与它们的宏观调控有关,似乎他们在控制经济上面功劳大大的,我们也看到相关媒体的报道,一些官员对于CPI下降沾沾自喜,全是宏观调控的之功。这些人未免把自己的能力看的过高了。说实在的,CPI的下降是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下降的影响,如果国际商品价格还处于上涨,那国内的调控之力恐怕很难奏效。

  回到能源价格改革上,原油价格回落决不是我们提高油价的理由,过去国家原油价格上涨并不完全是需求导致的,而是中国因素,是投机资金针对中国的一次成功阻击,高盛抛出的200美元论分明是一个陷阱,不幸的是石油消费国(包含中国)慌了手脚,高位接下了最后一棒,而投机资金开始多翻空,所以才有油价迅速的回落,即使欧佩克开始减产也止不住下滑的脚步,截止到本文发出时最低已经降到92.14美元一桶(美原油期货电子盘交易价格)。未来有可能回到正常的价格水平50美元-80美元区间。这样的油价水平既能保证能源使用效率,又可以使经济能够承受。高油价对经济损害之大,我们已经领教,中国经济同样不能承受过高的能源价格,那些希望通过涨价使能源价格市场化的论调本身就不顾市场因素,大家应当不会忘记中国石油曾经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难道还有通过涨价再造垄断的暴利企业么?

  要知道中国能源价格,尤其是燃油价格实际上就很高,中国的运输成本之高可以名列世界之前,中国高昂的运输成本导致全社会成本的上升,利益过分集中于少数部门。因为中国有许多不合理的收费,中国有庞大的收费公路体系,如果要高能源的价格改革,首先要取消不合理的收费,进行税费改革,而不是简单的提高能源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