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保障我们的饮食安全?(上)


近日,产品质量事故频出的国内食品市场,又爆出了惊人的黑幕:一些不法乳牛养殖户和经销商为了牟取暴利,在掺水的原奶中添加了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借以通过蛋白质含量的检查。这种掺假的牛奶大量地被使用在了为婴幼儿食用的奶粉产品的生产中,有6000多例婴幼儿在食用了“三鹿”牌奶粉后,患了肾结石等病症,严重的导致肾衰竭甚至死亡。此后,在全国性的乳制品质量检测中,又发生了多家企业的产品发生类似问题,甚至在中国乳业的三大领军企业伊利、蒙牛、光明的产品中,也有近10%检验批次中有此类问题。这的确是耸人听闻的新闻啊,乳制品目前已经成为国人饮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品种了,如今竟然爆出有如此严重的问题,实在有些不可思议啊。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出现如此严重的食品质量问题,当然就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了。于是,我们通过媒体得知,案情最为严重、集中的地区石家庄市市长引咎辞职,主要责任企业的三鹿集团董事长被依法逮捕,此外还将一些不法牛奶业户绳之以法。在网上,我看到了目前国内乳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的一篇讲话,尽管感到问题严重,但对这位企业家丝毫不回避责任的勇气还是怀有一种欣慰和敬重之情的。老牛说:“责任在谁?我们每个人都逃脱不了干系。有人说他一点都不知道这事。是的,在此之前,除了那些故意添加三聚氰胺的害群之马,以及他们的帮凶,其他人有谁知道暗藏在宝宝肾脏里的这颗"定时炸弹"?然而,"不知道"这三个字绝对不能成为自我开脱的理由,因为无知本身就是一种犯罪!”将自己的产品质量问题上升到犯罪的高度,足以见得其认识的到位,老牛发誓:要对此问题承担起全部责任,不惜付出最大的代价。显然,在危机面前,这样的鲜明态度是值得称道的。

想起来还真有些后怕,刚刚结束的奥运会,以空前的精彩震撼、征服了全世界,作为此次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国内的乳业霸主——伊利集团,在奥运会期间,其产品在奥运村中、在奥运赛场出尽了风头,却也竟然也名列出事的厂家之列。而国际品牌的奶粉竟然清一色地通过检验,这样的反差的确给我们国产品牌的形象以太大的打击。我们不仅要问:问题究竟出在那里?是归罪于市场经济机制诱发了人们丢弃了良心、一味逐利?还是怨恨那些生产厂家疏于对收购的原奶缺乏严格的质量检测?是因为我们对那些落后监测手段没有予以及时的警醒?还是政府有关质检部门的责任缺失?自从实行了市场经济之后,在我们身边此类事情可以说已经屡见不鲜,每次总是处理了一些人、惩办了一些人,但每次都没有根本地解决问题。我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问题是,如果没有找到真正的漏洞,补来补去,羊却会越亡越多啊。

自从我们在三十年前开始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行了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之后,在社会生产力得以空前释放的同时,那些源自人的逐利本能的卑鄙行为也得到了空前的诱发。为了牟利,有人不惜铤而走险,造假、贩假等不法行为屡禁不止。比如在食品行业,这些年就发生了太多的掺杂使假的案件,而这一次发生在乳品行业的制假事件,是波及面最广、影响人群最为广泛的事件。面对如此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我们不禁发出一种本能的惊呼:谁来保障我们老百姓的饮食安全啊?这本来似乎不是个问题,现在却越来越现实地摆在了我们每个人的面前。靠企业自律?靠消费者的机敏?还是靠政府的制度?抑或依赖法律的威慑?这些似乎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究竟靠什么呢?(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