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教学第一线工作已愈20载,担任班主任工作也有了15个春秋。在长期的教书育人工
作中,产生过良多感慨,也记下了些许心得。
我从近年的数十则班主任工作日志与相关主题班会的导语中,摘录集成此篇札记,反映
了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寓教于乐的一贯追求。也想借此与各位专家同行交流,并期获得大家的
斧正。
1.树立自信心
人只要充满自信心,就可以战胜困难而获得成功。这是德国精神专家林德曼用亲身经历
证明了的。他认为,一个人只要对自己抱有信心,就能保持精神上和肌体上的健康。
在林德曼时期,德国举国上下都关注着独舟横渡大西洋的悲壮冒险,已经有100多名勇
士丧生海底。林德曼推断,这些勇士首先是死于绝望。为了证明自己,他亲自进行了实验。
1900年7月,林德曼独自驾着一叶小舟驶入了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他在进行历史上从未有过
的心理学实验。在航行中,他遭遇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多次濒临死亡。然而,每当心中产生
绝望的念头,林德曼马上就大声自责:懦夫,你想重蹈覆辙,葬身此地吗?!我一定能成功!
终于,林德曼胜利渡过了大西洋。
林德曼靠的就是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语)。
自信就是要心里有底,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能力。倘若心里没有底就是盲目干事,就会
像悬空寺那样,虚飘飘的摇摇晃晃。那样做起事情来就难免一败涂地。
自信就是力量,有了自信的力量,就有了走向成功的基础。
如果说自卑、自信、自大是横坐标,成功是纵坐标,那么自信介于自卑与自大之间,正
好是原点的位置,正好在横轴与纵轴的交点处。可见,自信是成功的必经之路,也是到达成
功最有效的途径。
我们对自己抱有的信心,将使别人对我们萌生信心的绿芽。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
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坚定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作出惊人的业绩。哥伦布发现了一个世
界,却没有用航海图,他用的是在天空中释疑解惑的信心。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
,而骄傲者常浮躁。
2.再试下一次
也许,我们的人生旅途上沼泽遍布,荆整棘丛生;也许,我们追求的风景总是山重水复
,不见柳岸花明;也许,我们前行的步履总是沉重、蹒跚;也许,我们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
长一段时间……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首歌曲,叫作《爱拼才会赢》。这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真理:只有
拼搏了、努力了,才会换得美满的结局。
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一生创作了104部科幻小说。然而当初他
的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星期五》却接连遭到15家出版社的退稿。他失望了,打算将书稿付
之一炬。他的妻子阻止了他。于是,凡尔纳又走进了第16家出版社。这家出版社阅读后当即
同意出版,并与他签订了一个为期20年的写作出版合同。
正所谓:即使失败了100次,没有关系,再试下一次!
我们常说年轻人要树立拼搏精神,拼搏是一种敢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行为。一遇到
挫折就退却,是懦夫行为,不值得我们提倡。
高三的同学们正是处在这种拼搏、拼搏再拼搏的风口流尖上。一句话,咬定青山不放松
。一两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没关系,再试下一次。
再试下一次,就是敢于拼搏的最好体现。
3.让世界充满爱
——兼说团队精神
充满爱心,就是一种团结;大家都充满了爱心,就形成了一种团队。大到一个国家,小
到一个班级,必须树立起这种团队意识。
请关心最近媒体的报道:某地有个孩子因天灾人祸而失学;某人因意外事故而残疾;某
人突然患上重病而缺少经费……许多人捐款捐物,他们说:“这些人需要大家的爱!”
我给同学们讲一个发生在美国黑人贫民窟的真实故事。
一位大学教授带着自己的学生到这里作社会调查,其中一个课题是对该地区200名黑人
孩子的前途作出预测。教授和他的学生们无一例外地认定这200位孩子“一无是处”、“无
所做为”、“终生碌碌”。40年后,老教授早已去世,他的继任者从档案里发现了这份报告
。好奇心驱使他来到这个贫民窟。他惊奇地发现,在当年被调查的200名孩子中,除了20人
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其余大多数孩子都获得了成功。他们中不乏银行家、大律师和运动员
。问及这一切,这些人都说是出于对当年的一位小学教师的感激。继任者找到了这位小学教
师。此时的她已是迟暮之年,吐字不太清楚,但有一句话令在场的人为之心动:“我爱这些
孩子!”
爱是永久的忍耐,爱是万物之心。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大家的孩子是神。
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我真心地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够明白这一道理。大家共同学会爱,学会爱每一个人,学
会宽容和理解,学会积极向上,学会摒弃自私,让世界充满爱,让班里充满了爱,让我们这
个班成为一个坚强的团队。面对困难,团结起来一起克服,团结起来共同战胜。
4.你也能成为一颗珍珠
——写给自己的学生L
在生的道路上,有天降大任的伟人,更多的是屡遭挫折的普通人。尽管他们的才能、地
位十分悬殊,但高贵的品质和卓越的毅力不仅能使伟人谦虚谨慎、严于律己,也能使平凡人
努力奋斗、顽强拼搏、做出惊人的成就。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如何看待自己。
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不同的,有的人自信,有的人自卑;有的人很清楚自己的优点和
缺点,有的人则懵懵懂懂。
有一粒沙,见到周围的伙伴钻进蚌的体内后都变成了珍珠,羡慕不已,于是下决心向它
们学习,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它请求一只蚌让自己钻进体内,梦想着变成一颗美丽的珍珠。
没过多久,沙的周身被蚌分泌出的白色粘液包裹起来,越裹越紧。沙想,原来变成珍珠这么
痛苦,便请求蚌将它最终吐回了海底,而它的伙伴都变成了美丽的珍珠。珍珠与沙的价值尽
管天壤之别,然而仔细想想,它们之间相差的不过只是短短的那么一段历练过程。人生何尝
不是如此呢?
我们每个人原本都能够成为一颗美丽的“珍珠”,却往往因为个性上的弱点和行为上的
偏差,失去了应有的“光泽”和慧质。为什么不趁着年轻就除去人性中的弱点,使自己更加
完美呢?
要记住:你也能成为一颗珍珠!
5.关于智慧
——写给自己的学生C
有一只老虎,看见曾打败过自己的水牛被农人吆喝着耕地,便去问水牛为什么怕农人。
水牛说,因为这些农人拥有智慧。老虎向农人要求看看他的智慧。农人说把智慧忘在家里了
,可以去拿,但要先把老虎捆起来,免得他走后老虎把附近的小水牛吃掉。老虎听从了。农
人回村叫来了许多村民,把老虎装入铁笼,对老虎说:“这就是智慧!”
生命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吸收营养,智慧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种。
大智慧是一种大涵养,有涵养的人才善于学习。我们从多话的人那里学会了静默,从偏
狭的人那里学会了仁爱。生活的大海丰富多彩又波光诡谲,做一个驾驭生活、创造生活、美
化生活的高手,就必须拥有超人的智慧。
希望你记住,超人的智慧往往孕育在开阔的思想、远大的目光和美好的情怀之中。所以
,智慧能使月光生暖、岩石唱歌,能使凶险咆哮的恶浪化为一江春水,能使阴暗潮湿的环境
变得色彩明亮。
千万不能放弃获取智慧的大好机会。
6.正确面对挫折
在人的一生当中,你可能有过考试的失利,工作的失误;你也会有友情的折磨,疾病的
缠绕……“挫折”似乎时时倍伴着我们。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挫折”呢?
我觉得现实中存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面对挫折不悲观绝望,退一步作冷静分析,以便
今后重整旗鼓;另一种则是在挫折中无力自拔,为了摆脱悲哀与痛苦,退一步想以此麻痹自
己。
我给大家讲一则关于如何面对挫折的故事:
有几个大学生登山突遇风雨而迷途丧生,报社的记者访问某位登山专家。其中一个问题
是:“如果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专家回答说:“应该向山顶走。”记者
问:“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风雨不是更大吗?”专家回答说:“往山顶走固然风雨更大,
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向山下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但却可能遇到暴发
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最后,专家严肃地说:“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
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
毫无疑问,这则故事是真实的。由此我想,除了登山,人生不也是如此吗?
因此,我经常教育自己的学生,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不可能都一帆风顺,即使是钟,也会
有误差。误差只能降低,不能消除。人生不可能没有行差走错的时候,谁能举出一个十全十
美的人呢?只有在跟上时代步伐的同时,经过一次次挫折、失败,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才
会是一个完美的人生。
人生也好比帆板运动,有平静也有风浪,有失败也有成功,有鲜花也有眼泪,这样才是
一个完美的人生。
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不经过挫折,怎知道生活之艰难?不经过创伤,怎知道命运之真谛?
只有当生命与苦难结缘,才知道,苦难其实也是一笔丰厚的财富。
7.弯路与捷径
一些人去山上玩耍。下山的时候,面前出现一条羊肠小道,像是山民常走的捷径。大家
很高兴,决定沿此尽快下山。远远地就看到山下的停车场,果然是条捷径!正当大家兴奋不
已时,眼前却出现一道断崖,而捷径在此一拐,伸向远方的一座小山村。大家一筹莫展,只
得先向山村方向走,中途再踏上另一条小道,曲曲弯弯地浪费了许多力气才到达目的地。
这是我曾在班会给学生们讲过的一则真实的故事。我想,山民知道每一条捷径通向何方
,他们走起来就是捷径;而我们追求捷径的心态,一开始就是踏上弯路的前兆。
有时,走捷径也是需要经验的。就像羚羊,只知道有捷径可以过河,却不知道哪里有鳄
鱼,这时的捷径只怕比弯路更弯。
上面的故事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没有人生经验的前提下,一味想走捷径的浮躁心态
是错误的。当然,对于人来说,趁年轻时走一点弯路未尝不是好事,因为弯路赋予我们走捷
径的经验。
我曾和学生们探讨过“什么是捷径”这一问题,我们最终的看法获得了一致。许许多多
探索者留在曲折道路上的脚印正是今天不断启发我们的内容的总和。有良伴行路,就是捷径
;投机取巧、专想寻觅学习的捷径,最终只能走进令人遗憾的死胡同。
人生如同走路,捷径通常是没有的。要想多做一些事情,捷径只能是一次做好一件事情
。
8.知识就是力量
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上学是为了学知识,没有知识怎么行呢?/青少年正处于
长身体、长知识的时候。/处处留心皆学问。
同学们一定还听过这样的口号:知识就是力量。
正在上高三的同学们,你们每天的任务就是从书本中学习知识,其实生活中接触最多的
也是知识。
伟大的科学家帕斯卡尔就如同一根脆弱的苇草,39岁就“枯萎”了。但在这短短的39年
里,他提出了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及三角形和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律。他研制了世界
上第一台计算机,他制作了水银气压计,他还是概率的创立人之一。科研和读书的间隙,他
把自己的思绪随时写在一张大页纸上,然后有一天,他把这些纸裁成小条,按内容归纳排列
成书,这就是著名的《帕斯卡尔思想录》。他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
东西;但他却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从帕斯卡尔身上,我要告诉给同学们这样的一个道理: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知识
才能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
衷心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
同学们,你们一定要记住:知识是人们在任何一条道理上的旅伴;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知识是一座宝库,亲身实践才是开启宝库的唯一的钥匙。
尚须指出,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要依靠科学的方法。从小学到大学,老师讲课的
主要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正确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还有一句格言,许多年以来我一直把它当作是自己的座佑铭。这句格言叫作“成功=艰
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2006年9月10日
班主任工作札记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