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届新市民论坛策划方案


 

中国首届新市民论坛策划方案

 

前言

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正如罗尔斯在《正义论》开篇的一句经典名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我们不可以以利益的最大化为缘由而伤害到社会权利结构中的公正性要素,而此中最重要的一个衡量因素就是一个城市如何对待外来民工的市民权利问题。

 

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大量外来流动人员集聚,对城市的承载能力和社会管理带来较大的压力。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外来民工。我们国家现在农民工就已经达到2亿多的,“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日益严峻的“第四农”问题。由于在生活方式、思想文化观念上受到城市现代文明的熏陶,不少外来民工对于城市化的生活道路有着强烈的渴求,但在目前的环境下又面临着诸多困难。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民工生存现状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问题实质上已经上升到政治层面,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传统的政府与社会高度合一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也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今年年初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文件指出,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解决农民工问题要坚持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不断要求全国改善农民工待遇的时期。到了2006年,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这个《意见》里面放宽了农民工入城落户的条件。在这个《意见》的要求下,公安机关推出了有关户口管理的便民措施,很多城市已经实行以有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落户条件,完善暂住户的户口登记,放宽了老年人投靠子女的城市落户条件。

最近在全国一些地方西安、昆山等市出现的变农民工为“新市民”的活动,让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的城市化转变再次成为关注热点。将农民工界定为“新市民”,标志社会对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贡献的认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有利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论坛简介:

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及推广社会治理创新,提高各级政府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举办此论坛。

本论坛由地方政府、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共同主办,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全权策划,在前期对举办论坛的城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议题拟定、论坛演讲文章撰写及论坛相关高层运作(如负责邀请人大或政协国家领导人一名、相关部委领导、相关议题领域内的的权威专家学者)。

本论坛创意的缘起于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宁骚教授的提议,经过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所务会一致研究通过,决定实施的又一个全国性大型论坛项目。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

西安市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中国教育电视台

承办单位: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项目开发部

 

时间地点:

举办城市:合作举办首届新市民论坛的城市将进行慎重选择,重点选择城市为将外来务工人员当作“新市民”看待、吸纳为城市市民,为尽力消除各种针对他们的不合理待遇和歧视、改善他们生存状态作出努力和贡献的城市。

举办时间:根据合作城市政府的要求确定。

 

论坛宗旨:

推广新市民的新概念和新理念,以新市民“融入城市血脉,共建社会和谐”为宗旨,力争将其打造成一个市府、学界、市民就城市的建设与治理进行沟通互动的平台。

 

论坛愿景:

将论坛打造成影响并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改进进程,推动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社会动员机制和自下而上的社会构建机制,共促社会和谐、社会进步的高规格、高影响力的话语平台。

 

举办新市民论坛“天时”分析:

现在提出新市民这个议题正合时宜。作为全国两会的一个热点,“新市民”问题提升到国民待遇的高度已经是呼之欲出了,现行的二元户籍制度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特别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但是随着社会发展,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必须在体制上保证公民的自由迁徙,外来民工转化成“新市民”,城市市民和“新市民”一同转化成具有现代化意识的市民,这既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也是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

新闻链接:中国公安部发言人武和平今年六月十九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公安机关对户籍改革非常积极,在抓紧“户口法”的立法调研,争取尽快使这个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户籍改革措施涉及到国家十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一体、以户口登记制度为重点的户籍制度改革。截止到去年,全国共有12个省市、自治区先后取消了二元户口划分,在这12个省市区统称为居民户口。武和平还透露,现在公安机关正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修改户籍改革文件,正在报国务院审批。同时,在国务院的指导下,正在抓紧“户口法”的立法调研,争取尽快使这个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论坛嘉宾:

论坛将以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及当地政府名义邀请人大或政协国家领导人一名、相关国家部委领导一名、国家行政学院领导、相关政府领导、当地新市民代表等

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宁骚所长及数名北京大学知名教授全程组织、出席。

 

论坛特色:

 ——采用主论坛与分论坛模式,提升专业性与互动性

 ——多媒体推广平台:各种媒体将对论坛进行主题报道(京城媒体是重点推广渠道)

 ——论坛专家组讨论:主题演讲与分组研讨相结合,通过专家演讲与观众提问的互动形式,使嘉宾、观众和媒体同时参与其中,实现真正的高层论坛价值

 

议题安排:

嘉宾演讲主题将在邀请函中以参考形式列出,由专家自行选择确定,或者专家自行确定相关议题,经论坛组委会审定。嘉宾论坛演讲的议题拟为:

1、新市民提法的不同语境下的社会意义。(推动城市化、促进社会正义与和谐等)

2、新市民与社会治理。(社会管理体制、阶层分化、维护城市流动人口的基本权益等)

3、政府如何承担起一个公共服务型政府应该做而且可以做的,但市场却无法做到的事。(政府在外来民工的培训和教育、规范和引导劳动力市场、监督和规范用工单位、社会帮助和服务、外来民工子女教育等问题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位问题如何解决,使得外来民工的劳动权、发展权得到有效的保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