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主办的“改革开放30年风云人物评选”选出百名候选人,并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前夕,从中选出30年最有代表性的30人。第038号候选人成为众人争议的焦点。只看投票网站下面的评论就可以发现,她的支持者与反对者都非常鲜明。但是如果总结下反对者的主要理由,那就是怎么着改革开放这样的大帽子也轮不到这个“小人物”,就像某位评论者说的“如果仅仅按风云人物的标准来看待,李宇春的入选确实也有一定的理由。但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各行各业涌现出的风云人物多了去了——就拿李宇春身处其中的娱乐圈来说,更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三五天’”,比李宇春更有风云意味的所谓“天王巨星”不知有多少。由此可见,李宇春入围“改革开放风云人物”简直是胡闹,其意图不过是吸引公众的眼球罢了。是一场由某些人一手策划的不折不扣的社会“闹剧”。而支持者则强调,李宇春“我们”喜欢的人,就她具备的魅力来说,超过了很多“你们”喜欢的人,而这些“我们”我估计基本上是比较年轻的七零后八零后。
我个人对于李宇春说不上多大喜欢,我也没有投她“超级女声”的票,我甚至没有听过她的歌,但是我却非常坚定地认为她够风云人物的标准。其一,李宇春的出道在很大程度上显示的是草根在当代中国的机会,她是草根出息的符号性人物,从她和她所代表的超级女生群体开创了中国草根与小人物一夜成名的梦幻时代,实际上从她们开始“真人秀”、“粉丝”成为社会流行的事物,说大点她们注释在当代成功,“小人物”也有机会的新“中国梦”的民众性,当然有人说她其实是一场游戏的结果,或者说她是这个社会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请问与邓小平先生比,能在改革开放的年份风云的人,有几个不是结果,有几个能是代表原因的呢?但是,社会发展有自己的势头,而且也不是所有的人在这场伟大的变革中成为积极的富有影响力的结果,李宇春积极参与、卖力表现,具有我们应该鼓励的风云人物的基本特质。其二李宇春得的是年轻一代的票,独生子女第一代的八零后今天已经成为19-28岁的成人群体了,在他们之上是今天主要掌握着资源与担任管理角色的50后、60后、70后,对于这些八零前人士来说,他们能接受40后、30后甚至更早的成名人物,对于接受来自他们自己群体的人物要求就很苛刻了,而对于来自80后的人物就会觉得简直是在“胡闹”。在他们的头脑中,他们的风云标准是非常80前的,要能达到他们标准的80后我甚至可以肯定地说会因为得到他们的喜爱而被80后抛弃。如果按照他们的标准,李宇春没有做什么功在党国的大事情,她也不是重大发明者,她甚至都不如科班出道的演艺明星在唱歌上那么专业,她甚至不符合他们心目中的“正常女性”的样子。可是按照80后的标准,80后够独、够自我感觉良好的,而李宇春够与80前另类、够敢秀、够表演实力、够与她们同类,以至于他们心甘情愿的做她的粉丝或者做以她为代表的其他超女的粉丝。我们是不是要尊重一下80后的感觉呢?这次改革开放风云人物里面算八零后不就是李宇春一个么,就真的那么容不下一个年轻一代的代表么?其三选择李宇春代表社会标准的多元化,改革开放30年,要我说最大的进步之一,就是社会标准多元化——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各有存在的价值,老一代与年轻一代各有自己的眼界,很多人开创了不同的领域,也有很多人在原来的领域中闯出了新的名堂,这些发展大大革新了关于怎么算有成就的标准——俞敏洪把小考试做成了大生意;白云峰在环境技术领域有前瞻性的探索;于丹用不为传统学究认同的方法讲热了《论语》,他们在某些方面突破得到一些人认同,但是同样也有一些人不认同,不可能每一个人得到所有人的认同,站在80后的角度来说,说他们喜欢李宇春是闹剧的人也太霸道了,“我们又没说你们选的人是闹剧,干吗我们选的就是闹剧了?”
最近各类媒体做改革开放30年的各类评价的活动与榜多了。要我说,《南方都市报》的这个改革开放风云人物榜,因为有了李宇春而有了特色,也有了青春气,也有了代表改革开放不同历史阶段的匀称性,要我说它还有不足,那就是“老人物”还是多了点,年轻人物少了点,所以前瞻性还是弱了。这个榜最终是“专家评委”为主评出最后结果,我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评委够80前而不够80后,够传统而不够前卫,够专业而不够大众,如果李宇春最终没有进入前10名人物大家也不要惊讶。
图片选自:eladies.sina.com.cn/.../
今日场景:与李霞芳大姐聊旗袍市场。和贝发集团邱智铭先生喝茶。今天录制新期头脑风暴节目,关于房市。
今日小诗:
有聊
我不是那只蓝鸟,
我没有骑着它乱跑,
有人正站在高速边撒尿,
我看见它开心地嘲笑。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清汤瘦排
选上好新鲜猪肋排三斤,劈成肋条,每条两分。放在清水中煮开两分钟,倒去水,用清冷水洗净。再用清水煮肋条,沸后一分钟,倒去水,用清冷水洗净。用砂锅,倒入矿泉水没肋骨于水中,煮开转文火炖六十分,完全不加任何佐料和盐。装碗。用上好生抽,不放任何佐料。取排骨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