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阴流子经济规律是推动GDP高速增长的基本原理


遵循阴流子经济规律是推动GDP高速增长的基本原理

根据资金流二岸富区域律,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是抓住阴流子的流和用。阴流子是欲望需求和信誉能力的载体,阴流子流量增大了,意味着欲望需求和信誉能力均得到放大。欲望放大,则经济项目建设就会出现;需求增大,则生产建设就能赢利;信誉提升,则市场经济就会发达;生产能力提高,则GDP增长才有硬件支持。阴流子的放量使用会使全社会形成规模经济,使整个社会食宿水平拔高。

升官发财欲望的实现离不开将国家资源和政府计划协调权力变成GDP增长,表现为政经结合生成大手笔项目建设和造城运动并尽量变现库存,而这就提出了对货币的增发要求。如官商结合使得房地产、路桥建设加速,当结合汽车业发展就成了住行高超消费需求。政府部门通过大上项目重复投资乃至超出实际需求,消耗掉关系企业的库存产品,盘活了这类企业扩大了就业,解放了生产力。通过变现几近零标价的国土、矿藏资源和水利、战备设施释放出阴流子。实施征地补偿改善了项目开发地的经济和生活,带动了地方集体和个体生产能力发展。结合政府换届或申办世界性体育文化经贸活动,使路桥建设一窝蜂上,推进了城市化超前发展,为汽车产业和工业经济区的扩张铺平了大道。官、商结合,高价拍卖土地,联手推高房价,推动了房地产事业向高端发展,改善了市容市貌,扩大了民工就业。这些政治推动经济的动作虽然制造了不公平,造成一定的混乱和泡沫,形成了多数人的贫困,却增加了对货币的需求,刺激了内需,增加了财税收入。如通过房贷车贷和项目贷款释放出大量(消费金)阴流子,实现了部分地区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策略。

抓消费促生产就是要抓消费热点或炒作龙头。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分四个阶段轮番掀起十个消费龙头,拉动了GDP高增长。衣、食、住、行、水、能源、信息、金融、科教、卫生是十个消费热点,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必然围绕其中二个或三个热点进行。至今,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八九十年代,以衣食解决温饱和家电引进发展到自产为龙头,放开物价,改变国企经营方式跟进;第二阶段为九十年代初中期,以水电通信保险业发展普及为龙头,国投电站、基础设施、城市扩张跟进;第三阶段为九十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以文教卫生产业化形成的高学费高回扣高物价出现为标志,西部开发、铁路提速和大都市目标跟进。第四阶段为加入WTO后,以住行为中轴,掀起以房地产和路桥建设为中轴的造城高潮,高物价高回扣变卖国企大手笔规划项目创造出暴富群体,三农政策、电力能源扩建高歌猛进,汽车业蓬勃发展和文教卫生扩张跟进。这十个消费龙头轮番起动,持续不断地放量阴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