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坐标与生存密码
如果说2008年反省会是万通地产17年反省会中关键节点之一,那么这应该算是第四个关键点。
回溯万通地产的发展历史,不能不说92年的万通反省会,这是万通第一个生日,也是万通的反省会元年。在当时(包括现在),企业成立的日子都是大肆庆贺,吃喝玩乐,要有庆生的排场。成立刚刚一年的万通却决定把这一天定为公司的反省日。在公司法远未出台的草莽甚至蛮荒的时代里,一群年轻人却坐下来,认认真真地探讨企业的未来和行为的准则。正是此次反省会才有了后来脍炙人口的《披荆斩棘,共赴未来》。
没有道路,没有法则,六个热血的青年决定要“以天下为己任,以企业为本位,创造财富,完善自我”,这在当时很多人看来有些荒唐可笑的做法,却奠基了整个万通地产“学好”的价值基础,指引万通健康发展。今天,万通六兄弟已经各奔东西,但现在还仍然是好朋友,更难得的是,“每个人都发展得很好,每个人都没有出问题”,殊为不易。
92年的第一次反省会是奠基,而第二次万通历史上重要的反省会是96年,这一次是万通地产历史上最严峻的危机的化解。在海南度过短暂的蜜月之后,新生的万通也跟很多年轻的企业一样,没有控制住自我膨胀的欲望,多元化,短债长投,盲目扩张,管理不善,这些民营企业常犯的错误,万通一个没拉。在多元化扩张的过程中,因为企业经营思路的不一致,6位合伙人中有三位离开了,企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就在96年的反省会上,万通对自己犯下的错误进行了深刻反省,在这一次反省上,万通提出了“原罪”问题,并提出要自觉地“根治原罪”,尤其是要规范资本的问题,万通提出了根治原则的“四化”方针,即资本社会化、发展专业化、经营职业化、人才本土化。与此同时,万通进行了战线收缩和调整。回忆这一年,冯仑说,96年就是一个字:卖,力求轻装上阵。就这样,万通地产一边根治原罪,一边舔舐伤口,一边积蓄力量。
2000年起,万通反省会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特点,要求全体员工由以往的回头看式反省改为前瞻式反省,站在未来反省现在,以检视万通的战略、价值、业务与管理。这是反省会本身的一次质的飞跃。
从公司发展的角度,第三次重要的反省会是2003年和2004年,在这个阶段万通地产提出了新战略,提出了美国模式和反周期生存,在具体的业务上,引进了战略投资人泰达集团,完成了上市,开始进行天津滨海新区的业务布局。这一阶段可以说奠定了万通地产以战略前瞻为标致的战略导向型公司之根基。
冯仑“新年献辞”:一个人的反省会
在万通地产,反省是一种文化,而有形的仪式有两个,一个是反省会,另一个是“反省会Ⅱ”——冯仑每年的新年献辞,它的历史同反省会一样悠久,这是属于冯仑个人特有的,是“一个人的反省会”,所以冯仑说他的反省会比公司其他人多一次。
毫无疑问,作为万通地产的创始人和现任董事长,冯仑对万通地产的影响深入骨髓。他的新年献辞虽然是一个人的反省会,其成果也指引这万通地产的发展。而在时间上,反省会是每年的9月13日,新年献辞基本上是每年的元月1日,客观上形成新年献辞既是对前一次反省会的进一步思考,也是后一次反省会的重要基础,承前启后。
同公司的年度反省会相比,冯仑一个人的反省会更多是战略性的方向性的。以最近的几次新年献辞为例:
2003年,冯仑的新年献辞是著名的《学习万科好榜样》,冯仑提出要“学先进,傍大款,走正道”,把万科作为万通国内学习的标杆,而泰达集团则成为万通所傍之“大款”,此文在行业内引起很大的反响,万科固然是声名更加大噪,而人们对于万通地产的学习精神也有了更深的感受,据说,万科内部的人士表示,冯仑对万科的认识和总结比万科人都深刻得多,后来还想请他再写篇批评万科,挑挑万科的缺点。
2004年的新年献辞是《让你的公司更张艺谋》,冯仑指出,张艺谋已经从边缘变成了主流,而民营企业也应该有主流心态,主流担当精神,否则永远是边缘心态,也就永远成不了主流。民营企业万通地产引入国有资本泰达集团作为战略投资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正式这种指导思想的产物。
2005年的新年献辞是《决胜未来的力量》,提出公司要长远健康发展,决胜于未来,需要依靠四种力量,第一种力量“制度与文明”,第二种力量“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第三种力量“企业组织形态及其创新方式”,第四种力量是“时间和毅力”,这一年万通地产重点进行了组织架构的变革。
2006年的新年献辞是《傻根精神永放光芒》,号召万通地产要学习傻根的“傻”劲,坚持自己的战略,坚持创新。这一年的万通地产在滨海新区的开发中逐渐发力,同时,抵御了高速扩张、高价拿地的诱惑。
2007年,也即将是改革开放30年,冯仑结合万通与泰达合作的实践,以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提出民营企业认识和处理政商关系的眼光与格局《跨越历史的河流》。
2008年,冯仑提出《欢呼企业公民的时代》,之前的2007年反省会主题是“新万通,新企业公民”,万通通过决议,发起成立万通公益基金会,每年拿出上市公司利润的0.5%,非上市公司利润的1%,交由万通公益基金会专业化、制度化的实践企业公民之责任。2008年这个基金会正式审批成立,截止 2008年8月1日,公益金会在震救灾中出动320人次,付出赈灾时间8600多小时,累计捐赠财物305万元。
万通地产将2008年定为“绿色公司,企业公民”的主题年,万通地产提出,要建立绿色价值观、绿色行为方式和绿色产品组成的全方位绿色公司,并以之作为整个万通地产企业发展的基础性指导。冯仑表示,万通地产要追求企业的全面健康。
冯仑说,他正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也将是2009年的新年献辞,题目已经拟好,叫做《在历史的长河中学会坚定不移》。这个题目,回味深远,也可揣测冯仑想要万通地产所走的路。
深入骨髓的价值观
万通地产有所谓决胜未来的三大法宝,即滨海新区、美国模式和万通价值观,由此可见万通对于价值观的重视与自信。
2007年,万通地产曾经梳理过万通价值观最核心的东西,得出的结论是“学习”与“学好”,这也是万通地产的方法论,万通地产的很多说法和做法都源于此,比如“学先进,傍大款,走正道”,比如守正出奇,比如现在在住宅方面和商用物业分别的向标杆学习,万通人勤于学习,善于学习。
冯仑讲过一个小故事,在同香港怡和合作北京新城国际时,万通地产很注意向对方学习,这个具有180历史的家族企业10年内股票涨了15倍,在香港中环的物业光租金就收了100多亿美金。一次,冯仑同怡和高层聊天,有一位老人也在场,是怡和的朋友,他一个人很悠闲地看报纸,期间只是插了两句话,让冯仑印象十分深刻,一句是“市场的鼻子很长”;另一句是“市场只相信未来”。后来才知道,这位老先生就是香港联交所的创始人之一。冯仑说:“老人的话里面很多东西,别人是成熟的市场经济,成熟的市场行为,我们当然要向对方学。”
在冯仑看来,万宗归一,学习和学好其实都是反省,是反省的两种形式,也是反省的参照系。在2008年的万通地产反省会上,冯仑表示,人思考问题有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从自己的角度看别人,以己度人,容易批判,另一种是躬身自问,自我批评,人们常常习惯前一种,而少后一种,他提醒万通人,“要多躬身自问”。
在中国民营企业短暂的历史中,到处是城头变换大王旗,企业的生命周期极短,那些活下来的,都是能够反省,能够适应变化的企业,只不过有些人没有这样讲。万通地产则是一个将反省深入公司价值观的特例,反省文化已经深入万通骨髓。
在冯仑看来,企业的竞争是马拉松式长跑竞争,万通地产17年来能够持续发展,并保证将来身体健康、方向正确,就在于始终反省,坚持“学好”。这也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自己的宗教,而反省会就是宗教仪式,“也许我们做了不会马上看出好处,但是,不做,我们就会感到不踏实”。
冯仑是个特别重视历史的人,在他的《野蛮生长》一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讲伟大,他说“伟大是熬出来的”,还有一个说法叫“伟大是时间的函数”。万通地产也是如此,比如反省会,一次可能是作秀,17年,就成了企业文化的内核,成为企业的宗教仪式,再比如,从2000年3月10日开始,万通地产推出“感恩日”,表达对社会、股东、员工和顾客的感恩,也是坚持年年做;2002年开始,万通地产为回报老业主,建立良好的万通社会文化和社区生活,又推出了每年的“生活节”。经过时间的检验和沉淀,反省会、感恩日,生活节已经成为万通的三大标志性企业文化活动。
这也给了房地产行业一个特别的观察角度:评判一个英雄,需要时间法则检验,也需要关键变化法则检验,2008年就是房地产行业的这个时刻。这也让万通地产的反省显示出更加引人瞩目的内在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