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七”升天能不能体现经济上的带动效应?


  如果说“神五”上天,说明中国是第三个把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在到“神七”的升空,中国人开始以完全自主的方式在太空中漫步。此举标志着中国已经迈入工业化国家的行列,其工业体系与技术装备已经基本齐备,中国的经济社会已经有条件进入新的飞跃阶段。

  据相关研究,在欧美国家,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会产生8至14元的带动效应。例如,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耗资240亿美元,其衍生产值则超过了2000亿美元。另外,在所有工业类别中,航天工业是产业链最长的产业之一。从基础原材料到日用消费品,几乎无所不包。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有着从国防高科技产品到日用消费品在内的巨大衍生品市场的行业。据有关专家粗略估算,此前,通过“神五”、“神六”带来的产业价值已经超过1200亿元。也就是说,航天产业不只是象牙塔里的事,它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带动的产业链、释放的市场能量是巨大的。

  在载人航天领域,美国、俄罗斯领先多年,已经迈入航天飞机时代,正在进行星际探测。另一方面,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而我国科技水平尽管有所提高,但在一些核心技术上仍然受制于人,和印度、巴西等国一起被列入“科学边缘国家”,在“科学核心国”“科学强国”“科学大国”“科学边缘国家”和“科学不发达国家”五个层次中位居第四层次。

  “我国的差距主要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投入总量不够,缺乏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师级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一位专家表示,和美、俄相比,我国航天产业总体水平差距较大。

  我国虽然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航空航天工业体系,但资源转化能力、市场化能力和产业技术能力仍然较弱,总体竞争实力不强,难以全面参与国际竞争。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的研究也表明,我国航天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面临严峻挑战,上游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但下游技术创新能力相当弱,技术创新“链条”缺失,导致航天领域的整体创新能力相对落后。资金渠道单一、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航天事业任重道远我国下一步还将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完成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研制、发射空间实验室,并根据需要建造空间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说,中国要保持和巩固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地位,就要保持载人航天的可持续发展,确立中国在载人航天技术上应有的地位。

  “我们必须充分利用飞船的技术成果,研制出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我国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问题,以弥补现有飞船有效载荷少、飞行时间短、单位有效载荷发射成本太高的缺陷,使我国尽早建立起相对完整配套的载人航天工程体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说。

  1961年,当苏联宇航员加尺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安全返回,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太空轨道飞行的宇航员时,美国感到大惊失色的原因,因为觉得他们一夜之间就从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上掉了下来。直到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他们才重新找回了优越感和自信心。

  现在和未来的国家安全战略中,要想不受制于人,就必须有相当的空间科技实力,否则就会被人欺负。载人航天正是空间实力的一个标格局和国家的国际地位、军事实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据“美国宇航局专业人士”分析说:“从专业角度解读,中国新飞船已能实现宇航员在舱中自由活动的突破,这除了意味着空间增大外,还表明中国飞船的舱内环境技术已经有质的飞跃,更加逼近美国宇航局。”

  目前,美国有12颗间谍卫星在太空运作,其中有6颗监视亚洲,主要向中国附近地区进行扫描,搜集导弹、核弹、太空工业和军事活动的情报。由于美国的卫星技术世界一流,在低地球轨道上间谍卫星所用的摄像机可以看清10厘米小的目标。

  今年3月22日,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理查德德-菲舍尔公开发表文章称,中国正在研究和开发能够对地面军事活动提供帮助的空间系统,并且正准备发展外层空间进攻和防御的战斗能力,其中可能包括有人操纵的军事任务。他们不明白,我们的空间技术除了肩负保卫和平,稳定发展经济的神圣职责外,更重要的是把祖国尊严不容侵犯看得高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