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参加深圳的珠宝营销管理论坛,主谈80后的珠宝消费行为与对应的营销策略。我当天随便参观了现场的深圳珠宝展,坦率地说我的感觉是现场大量的厂商尤其是由加工厂商转变来的企业的珠宝产品是相当非80后的,而且很多的营销者浑然不觉80后消费者在珠宝消费中的重要性。
80后包括了从19-35岁的差不多15年中的人,具体的计算方式就是由19-28岁的正宗80后和29-35岁的装嫩成80后的两大人群构成,他们的规模够大,而且他们对于符号消费的能力是历来的消费人群中最大的。他们不仅是中国最拥有成长型购买力的人群,也是最乐于积极消费的人群。80后也不是铁板一块的一群人,前80后与后80后其实在行为模式上有很大区别,蓝领80后与白领80后的生活圈子与消费风格也有差异。即使在同一职业人群中,比如白领,雅皮80后与SOHO80后也有不同的消费气质。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80后在手足无措的50后父母前面长大,并且长出了自我权威、敢于求变、讲究趣味的样式。既然80后是史无前例的独生子女的第一代,那么我们就要知道我们与多生子女代形成的人际交往思想的很大部分在他们面前成了老黄历。当然对于80后的父母来说,他们不需要特别考虑多子女时代的“一碗水端平”问题,他们的购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成为他们孩子的储备购买力。
80后有个性独色、创意呈现自我、符号主义、随性浪漫化与探索自我定义的特点,并在消费行为上进一步具有以下特征:高度乐于以符号表现自己,唯美主义倾向,消费更新短周期和特别注重珠宝与生活方式中其他用品的搭配,作为结果,珠宝扮演了在所有可能的消费符号中比较高端的符号品,因此他们是80后自身消费与主动和被动的礼品消费中的中心标的物之一,但是珠宝消费意义上的80后并不把购买珠宝看成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情,他们会经常购买珠宝,但是他们更注重珠宝的样式以及在反映他们内在的心情与风格差异方面的符号能力,创意设计非常重要,这一点在他们中学时代购买廉价但美观的首饰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鉴别的能力;他们讲究珠宝与其他产品的搭配中的和谐,不能想象如果今天珠宝厂商的设计师不研究80后的其他关联产品还能准确地把握他们的需求变化的趋向;80后对于珠宝样式与风格的喜好变化很快,因此典型的厂商要能对于80后消费者进行频繁的研究,并清晰地分析出适应不同深度细分的80后群体需要的概念类型与主题产品系列,甚至应该开始使用顾客设计这样的模式寻求顾客的设计创意;80后不喜欢老名人做代言的首饰,他们有偶像,他们做粉丝,但是他们不接受别人塞给他们的名人,所以那些老用老气明星做代言的珠宝品牌商甚至不如使用唯美的无名使者;还要记住了,向80后卖珠宝不只是店面装修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店面应该是一个快乐消费体验的空间,珠宝不应该只是一些孤立、静止、死板的高级宝石尸体,而是在生动的氛围中告诉80后更多的关于它们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服务人员要有前卫的80后所具有的有见识、反应快同时与80后欣赏的语言风格一致,随机应变的能力更不能少,服务于80后珠宝顾客的服务员要够80后,够让80后欣赏,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一点放在训练中。
今日场景:今天给西安市委政府中心学习组扩大学习活动做讲座《当代公共领导人的公共沟通管理策略》。陈宝根市长说我创了三个第一:第一个站着给市领导干部讲课的;第一个能连讲三个小时的;第一个能让领导干部听得那么专注、那么聚精会神的。下午见了一些西安的老朋友。晚上去西北大学,接受管理学院兼职教授的聘任,并做《利用校园资源做好职业准备》的学生演讲。
今日小诗:
黑灯
熄了世上所有的星星,
只留一个角落,
让我静静地呆。
别人的音乐流过暗空,
我的船儿就在水上盲开。
剩下的花纸在眼前,
想象着童年开心的窗花,
我不妨摸黑剪裁。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鲜拌芽豆
饱满黄豆半斤,用二十五度左右温水小浸一小时,取出放入箩筐,用湿毛巾包起,每六小时一换,三十小时后黄豆出芽。将出芽豆的豆壳捡出。清水小洗,放入沸水中抄两分钟,取出凉水冲之。盛入盘中,放橄榄油、精盐、油煎葱花酌量拌好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