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异地转续绕不开帐户亏空暗礁


    长期以来,画地为牢的社保关系迁移时常受多方限制,地区人口流动性增大和迁徙生活常态性也给社保关系流转提出了新问题,特别是今年两会期间,由于珠三角地区农民工退保引起的社保转移问题再度使这一话题升温,各地统筹层次不一、管理关系错综、利益纠葛严重等社保关系弊端随之浮出水面,十七大,中央明确提出了提高统筹层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的新要求,今年两会上再次强调了社保转移的重要性。

  中央最快年内将出台社会保险关系异地转续办法,但考虑新文件适应普及期,文件正式施行还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研究》课题组牵头人、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据悉,日前,《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研究》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完成了课题研究。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已就研究报告做了批示,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课题组参考。现在看来,财政、技术等客观条件都已具备,只要解决好理念问题,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他告诉记者,发改委、人保部都在全力推进该课题,最快年内会有文件出台。但在说到何时实现全国统筹的终极目标,杨宜勇表示:现在省级统筹还未正式迈出步伐,这也是实现省与省之间社会保险关系转续的基础所在。目前国内各地收入水平差距太大,实现全国统筹有一定难度。中国很难与欧盟国家相比,老欧盟各国发展水平相近,而中国各省水平差异较大。中国可能需要30年~50年实现全国统筹的终极目标,因为这一目标与协调东中西部发展水平,消除地区差距的时间表相关。

    如果只能省级统筹而不能遍及全国,或者真的需要等待全国区域、城乡发展水平一致才能解决,这难免让那么多焦急期盼的人又失望了,特别是那些在深圳养老的老人,他们曾向温总理当面提出全国续转的期望,也许他们等不到那一天了。

    个人认为社保问题解决的核心应是相关福利(如养老、医疗等)的货币化,即每人一个专用帐户,这个帐户走到全国都是一致的,就类似于一个银行的存折(但全国通存通兑不收手续费),只要进入社保体系相应的福利应每个月存入,按规定支出,每月存入的金额就按照个人交税工资和工作地的标准计算,不工作不存入,这样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这两块就可以先解决。以前困扰比较多的子女教育,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全免费而部分得到解决。比较麻烦的是失业保险,这是没有收入需要支出的,这部分可以考虑剥离,由国家统一统筹,以居民向当时所在地领取救济的方式发放。

    课题组的方案其实一直都刻意回避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养老金帐户的亏空问题,就是说如果是正在工作的人员采取以上办法是容易实行的,因为工作的人每个月都在做贡献,有存入而少支出,这一块没有问题,问题的难点是很多已经不工作的人,他的帐户是空的,以前没有存入但现在要支出,如果是全国流动,很多地方补不上这个钱,因为这个钱目前是靠工作的人来填补的,也就是扒东墙补西墙,所以这个问题越来越复杂。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要摸清楚到底空帐户亏空多少,这一块不补上是永远扯不清的。以前有专家建议变现部分国有资产来填补,因为这部分人大多是以前的企事业单位人员,为国家做出了贡献,这也就是国有股全流通的大背景,现在看来,国有股尚未真正减持,股价已回到股改前,股市不振,这个问题也就暂时没有了解,也几乎没有人再提这个问题了,但亏空依然存在,而且每年仍在扩大。仅仅指望出台一些流转方案,而不把历史亏空补上触及问题的实质,即便能够异地转续,亏空问题依然像堰塞湖,支付危机仍会有引爆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