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赞比亚的中国游客现在相当多。中国游客在选择非洲国家的时候通常不选很小的国家,同时又选择中国人感觉上比较熟悉的国家,也就是传统友好国家。赞比亚正是坦赞铁路的另一头,所以很多中国人觉得来这准错不了。事实上,人们的确不难在这里碰到不少会说中国话的赞比亚小伙子。这里不很兴女孩抛头露面,所以导游中也是小伙子多。除了游客以外,赞比亚也有不少的中国投资企业,目前的数量大约在200多家,投资总额在4亿美元左右,行业涉及到工程建筑、电信电脑、机电纺织、医疗农业、矿山冶炼、餐饮服务,当然这还不包括一定数量的贸易摊主。六十年代中赞建交以来,赞比亚一直是中国的铁哥们之一。但是2005-2006年大选的时候两国之间出现了一点政治风波,原因主要是赞比亚的反对党在竞选的时候攻击执政党袒护中国投资者,宽纵中国企业滥开矿产、不注意环境保护与适当的采后补偿、排斥雇佣本地工人、掠夺赞比亚资源,而且扬言一旦获得政权将与台湾当局发展官方关系。当然反对党政治家的攻击不是没有一点影子的,恰恰是这一因素也促进了本地中资企业包括在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更重视形象工程与本地社区的关系建设。
赞比亚的国家口号是“同一个赞比亚,同一个国家”,这是不是很容易让你想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啊?哈哈,赞比亚曾为英国殖民地,就其文化特性而言,人民的民族国家意识并不强,而部落意识更强,在边境处跨越边界的部落之间的关系远比同一国境内的非同一部落的本国国民的关系与来往更密切,所以这个口号里是含了有加强国家凝聚力的意思的。殖民化催生了本地精英的现代政治意识,同时普遍的基督教化(该国72%的国民为基督徒)也推动了一体化意识。赞比亚的矿产非常丰富,尤其以铜和钴的储量与生产量为突出,这也恰恰构成了中赞之间经济交往的重要动力,铜矿是中国在赞投资的核心所在。当初建设坦赞铁路,给赞比亚带来的重要利益,也是能够找到输出铜矿石的出海口,改变了赞比亚的贸易收益能力,这也是赞比亚到今天为止还对中国人民怀有很深厚感情的来源之一。赞比亚的农业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国有1/2左右的人口从事农业,而中国曾经在农业技术援助方面也给予赞比亚以支持,但是今天看来,支持不如直接种植与管理,所以不少中国人管理的农场已经成为在赞中国投资的持续有所增加的部位。希望能看到更多的中国年轻一代研究赞比亚、体验赞比亚,那么中国对于赞比亚的理解和对于赞比亚机会的把握就会更合适。
3.1--31本周关注国家:赞比亚。每周博主会发布本周所关注国家地区初步资料,欢迎各位博友贡献对该国或地区各方面的印象资料与对值得一游的地方的推荐,并贡献推荐理由。
今日场景:来到福州,会见客户。向广大博友强烈推荐“信安易”手机防骚扰软件,屏蔽各类骚扰电话和信息。很好很强大!本人荣幸入选南方都市报改革开放风云人物200人榜之第152号,欢迎关心参与:http://zt.oeeee.com/open/default.aspx?page=6
今日小诗
识性
碾,
碾碎,
细细碾,
碾得粉碎,
碾出原子和分子式的残骸,
碾出那前世今生的本相。
于是,
海还是海但再不是海,
石还是石但再不是石,
人还是人但再不是人。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八珍下饭菜
将小青椒、泡椒、莴苣、洋葱、泡萝卜丁切成等形小丁,再把木耳、笋皮切成与小丁等形小片。切二两瘦猪肉成等形小丁。先把肉丁调淀粉,在热油中开炒一分钟。加入蒜丁、姜丁,再加入辣酱,并食盐、酱油酌量,然后加入小丁和小片,快炒五分钟,再放入砂糖,续炒一分钟,出锅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