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能否决定房价?
北青网 - 北京青年报 2008/09/04
●本期嘉宾
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潘石屹
中原地产华北区董事总经理 李文杰
金融信托专家、经济学家 孙 飞
这是一张虚拟的圆桌,这是一个实际的平台——《北京青年报 广厦时代》全新栏目“广厦圆桌”摆上市场,每次话题将由房地产市场的热点话题、热门人物或某一市场现象导入,捕捉鲜活楼市动态、探讨新鲜理念、演绎事件冲突。在此平台之上,开发商、学者与买房人可直面市场热点,共论地产话题。无论您高居“庙堂”还是身处“江湖”,均可在“广厦圆桌”前直抒胸臆,通过主持人的问题交流,以不同的观点碰撞,使买房人多一份清醒判断和沉着把握,让买房人多一个了解楼市真相的途径。
——编者语
●背景●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在国内房地产一片降价声中,地产明星潘石屹公开表示, SOHO中国将在9月1日起对旗下所有在售项目全面提价。潘石屹表示,从2008年初到现在,原材料价格的涨幅很大,工地上使用钢材的价格上涨了70%,水泥上涨了30%,将通过售价的提高来抵消一部分建筑成本的上升。
一时,“国内房地产一片降价声 潘石屹用涨价应对降价”、“潘石屹逆势涨价为哪般?”、“潘石屹大肆炒作涨价是误导市场”、“跟随潘石屹逆势涨价者将掉入百日剧变的陷阱”、“逆市提价 似有投石问路之嫌”——各路媒体声讨之声此起彼伏,而唯独没有始作俑者潘石屹先生的进一步言论,一向主张市场供需决定房价的潘总真的转变成了“成本论”者了吗?SOHO中国旗下楼盘的涨价主张,是否与销售进度有关?当本报记者把坊间诸如此类的疑问提给潘总时,得到了这样的解释:
●潘石屹:
房价与成本无直接关系 成本和企业财务报表有关
其实,任何期房在销售过程中,价格不断上涨都是正常的,因为资金成本在不断加大,通过提价把公司投入的资金时间价值和工程进度在价格中反映出来。相反,不提价实际就意味着降价。另外,提价也是给购买者信心。从客户的角度来看,先成交的客户首先付了款,资金有成本,我们不涨价也就意味着他们受到了损失。以我们的三里屯SOHO为例,实际上,我们从销售的第三天就开始涨价,目前已经卖了近60个亿。因此,几天前,在记者问到时,我就讲了我们的项目要涨价的事,我们的涨价也是在遵循这样的销售规律。SOHO中国对这次提价是有足够的信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SOHO中国的项目销售得非常好,有些类型的房子已经抢购一空,涨价是我们很自然的决定。
我从来不认为房子的价格和建筑成本有直接关系,但成本确实和我们的企业财务报表有关,因此也就形成了房价与成本之间的因果。
实际上,在目前的市场信息中,出现了一些错觉和混乱。尽管房子降价的呼声很高,但从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上半年和2008年7月份全国房价的数据来看,全国目前除了深圳以外,其他七十多个城市的房价都是在涨的,也就是说,现在不只是SOHO中国旗下的楼盘在涨价。
●李文杰:
成交量高是“逆市涨价”的前提
我觉得价格决定于成交量,价格不是简单归为成本法或者利润法,即我要达到预期的利润我就要设定一个价格。在房地产的定价方式里其实是分很多种的,其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成交量的概念。我觉得SOHO中国可以提价,至少他的成交量是非常明晰的,因为他只有在有成交量的前提下,才有资格和机会提价。
在当前的市场,最大的问题是现在的很多项目成交量非常低,甚至零成交,这样的项目就并不具有提价的基础。潘石屹敢提价,应该是SOHO中国的成交量给了他很大的信心。据一些媒体披露的数据,SOHO中国仅在过去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成交量就达到了50多个亿,这一数字是非常高的。去年北京一个单一项目,卖得最好的也才40个亿,而对于一个两月能卖50多亿的项目,他的成交量肯定是可以作为他涨价的支撑的。
有人质疑潘石屹是不是在做销控,担心SOHO中国卖得太快,我认为这个只有潘石屹自己才能知道了。我个人觉得现在在整个房地产行业,现金流是最重要的,因为一个项目卖得快还是卖得慢,是取决于对自己年度销售目标的一个预期,而年度销售目标又取决于各项目自己的应付款项,如土地款、工程款等很多款项,这决定了一个项目一段时期内可以卖多少。而对一个市场前景的预期,也就是项目数否能持续、稳定地达到一个销售量,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依据。SOHO中国是否意图控制自己的销售速度,也只能是潘石屹自己知道,别人很难做出判断。当然,就一般情况来讲,一个新项目开盘前期会做很长时间的积累,所以后期都不能保持开盘时的销售速度,从这方面来说,前期卖得很快并不能说明后面会保持这样的速度。
我看到的另一种说法是认为潘石屹在布置陷阱,意图加剧市场分化,这点我不赞同。在市场情况下供需的矛盾影响价格,要说政府都没有这么大的功力去影响价格,也不是潘石屹自己能影响的。逆市的提价更应该看作一个企业的经营策略。
有的人士担心SOHO中国的提价会对市场产生大的影响,我认为这倒未必。首先在于SOHO中国的行为是比较特殊的。一个项目如果有了很高的销售量,自然也拥有可以提价的前提,但据我们了解,这个市场上这大半年来敢说自己有这么大销售量的很少。我了解的另一个例子是保利的西山林语和百合花园项目,因为今年他们销量比较好,也对价格进行了上调。
●孙飞:
炒作行为难以获得市场响应
如果单纯看事件本身,SOHO中国的此次提价更像是一次炒作。在如今这个平淡甚至低迷的市场中,逆市提价的行为犹如一个小型的炸弹,平地一声雷,自然掀起了人们的热议。而从效果来讲,这次炒作也吸引了众多媒体、购房者以及业内同行的关注。作为品牌营销的一种策略,这一行为本身无可厚非,但实际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逆市涨价的行为是值得商榷的。潘石屹提到今年以来建筑材料的价格快速上涨,并以此作为涨价的理由,我觉得是说不通的。因为成本只是决定价格的因素之一,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供求关系才是定价的决定因素,而在房地产行业,尤其如此。可以与之印证的是,2008年之前的几年材料成本并未出现大的上涨,但房价却出现了暴涨。目前中国房地产行业仍然存在暴利,特别是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泡沫尚未挤压干净,逆势提价,有可能会得不偿失,导致社会以及市场的逆反效应,最后的效果可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近一年以来,国家实施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并进一步严格了对土地使用的要求,再加上今年世界经济形势严峻,这些都使得很多开发商的资金链出现了紧绷。更严重的是,国家的信贷政策也抑制了许多购房需求,使得整个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阶段性逆转,让缺少资金的开发商更进一步承受了降价的压力。目前加快营销力度,降价销售,快速回笼资金应该是地产市场重中之重。
而潘石屹的情况可能多少有些不同。SOHO中国去年在香港上市以后,成功融资上百亿港币,成为名副其实的“金主”,其手里的项目却相对较少,基本不存在资金上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价格,除了能起到吸引眼球的作用,还有一个重要意图就是要让股民产生未来增大获利的心理预期。但这种心理预期一旦落空,会导致SOHO中国的股价和市值进一步降低,并有可能出现销售下滑,现金流减少,盈利能力减弱,在股票市场进行再融资出现障碍,同时引发在商业银行和信托市场的信用减级,后果很严重!
总体来说,尽管SOHO中国逆市提价的行为短期内有可能达到营销企图,但也会让自己进入一种两难的境地。今年以来整个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成交量萎缩,许多一线城市的房价都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个别项目提价,企业、机构与个人仍不会产生购买冲动,因为这样的价格提升并不是市场供求关系的自然体现,而是一种人为操作的结果,自然不会得到呼应。在目前的市况下,顺势而为,并且争取获得先机,这才是企业发展之道。
文字整理/卫东
著名经济学家孙飞及国内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招收博士生--请推荐优秀人士!详见孙飞博士金融信托研究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6bf4f01008f7a.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6bf4f01008wnh.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6bf4f01009137.html
美国万通投资银行提供直接投资、免费上市:http://www.worldcapitalmarket.com/
著名金融信托专家孙飞博士接受人民网视频专访:
中小企业融资机遇与挑战并存
http://tv.people.com.cn/GB/14644/6914323.html
E-MAIL:[email protected]
祝万事如意!
中 国 企 业 海 外 发 展 中 心 主 任
国 际 财 务 策 划 标 准 联 盟 协 会 副 主 席
东 中 西 部 区 域 发 展 和 改 革 研 究 院 副 院 长
中 国 国 际 资 本 有 限 公 司 执 行 董 事 首席经济学家 孙飞博士
美 国 万 通 投 资 银 行 控 股 集 团 执 行 董 事
美 国 格 林 证 券 有 限 公 司 首席经济学家
手机:13701199269 电话:010-58693592
E-MAIL:[email protected] 或[email protected]
中国企业海外发展中心:http://www.ceodc.org/
全国干部培训网:http://www.chinape.org/
孙飞个人主页:http://house.focus.cn/~sunfei
孙飞博士金融信托研究院:http://blog.sina.com.cn/m/sunfei
著名经济学家、投资银行家孙飞招收博士生--请推荐优秀人士!详见孙飞博士金融信托研究院:http://blog.sina.com.cn/m/sunfei 或发EMAIL:[email protected]咨询
北青网 - 北京青年报 2008/09/04
●本期嘉宾
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潘石屹
中原地产华北区董事总经理 李文杰
金融信托专家、经济学家 孙 飞
这是一张虚拟的圆桌,这是一个实际的平台——《北京青年报 广厦时代》全新栏目“广厦圆桌”摆上市场,每次话题将由房地产市场的热点话题、热门人物或某一市场现象导入,捕捉鲜活楼市动态、探讨新鲜理念、演绎事件冲突。在此平台之上,开发商、学者与买房人可直面市场热点,共论地产话题。无论您高居“庙堂”还是身处“江湖”,均可在“广厦圆桌”前直抒胸臆,通过主持人的问题交流,以不同的观点碰撞,使买房人多一份清醒判断和沉着把握,让买房人多一个了解楼市真相的途径。
——编者语
●背景●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在国内房地产一片降价声中,地产明星潘石屹公开表示, SOHO中国将在9月1日起对旗下所有在售项目全面提价。潘石屹表示,从2008年初到现在,原材料价格的涨幅很大,工地上使用钢材的价格上涨了70%,水泥上涨了30%,将通过售价的提高来抵消一部分建筑成本的上升。
一时,“国内房地产一片降价声 潘石屹用涨价应对降价”、“潘石屹逆势涨价为哪般?”、“潘石屹大肆炒作涨价是误导市场”、“跟随潘石屹逆势涨价者将掉入百日剧变的陷阱”、“逆市提价 似有投石问路之嫌”——各路媒体声讨之声此起彼伏,而唯独没有始作俑者潘石屹先生的进一步言论,一向主张市场供需决定房价的潘总真的转变成了“成本论”者了吗?SOHO中国旗下楼盘的涨价主张,是否与销售进度有关?当本报记者把坊间诸如此类的疑问提给潘总时,得到了这样的解释:
●潘石屹:
房价与成本无直接关系 成本和企业财务报表有关
其实,任何期房在销售过程中,价格不断上涨都是正常的,因为资金成本在不断加大,通过提价把公司投入的资金时间价值和工程进度在价格中反映出来。相反,不提价实际就意味着降价。另外,提价也是给购买者信心。从客户的角度来看,先成交的客户首先付了款,资金有成本,我们不涨价也就意味着他们受到了损失。以我们的三里屯SOHO为例,实际上,我们从销售的第三天就开始涨价,目前已经卖了近60个亿。因此,几天前,在记者问到时,我就讲了我们的项目要涨价的事,我们的涨价也是在遵循这样的销售规律。SOHO中国对这次提价是有足够的信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SOHO中国的项目销售得非常好,有些类型的房子已经抢购一空,涨价是我们很自然的决定。
我从来不认为房子的价格和建筑成本有直接关系,但成本确实和我们的企业财务报表有关,因此也就形成了房价与成本之间的因果。
实际上,在目前的市场信息中,出现了一些错觉和混乱。尽管房子降价的呼声很高,但从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上半年和2008年7月份全国房价的数据来看,全国目前除了深圳以外,其他七十多个城市的房价都是在涨的,也就是说,现在不只是SOHO中国旗下的楼盘在涨价。
●李文杰:
成交量高是“逆市涨价”的前提
我觉得价格决定于成交量,价格不是简单归为成本法或者利润法,即我要达到预期的利润我就要设定一个价格。在房地产的定价方式里其实是分很多种的,其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成交量的概念。我觉得SOHO中国可以提价,至少他的成交量是非常明晰的,因为他只有在有成交量的前提下,才有资格和机会提价。
在当前的市场,最大的问题是现在的很多项目成交量非常低,甚至零成交,这样的项目就并不具有提价的基础。潘石屹敢提价,应该是SOHO中国的成交量给了他很大的信心。据一些媒体披露的数据,SOHO中国仅在过去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成交量就达到了50多个亿,这一数字是非常高的。去年北京一个单一项目,卖得最好的也才40个亿,而对于一个两月能卖50多亿的项目,他的成交量肯定是可以作为他涨价的支撑的。
有人质疑潘石屹是不是在做销控,担心SOHO中国卖得太快,我认为这个只有潘石屹自己才能知道了。我个人觉得现在在整个房地产行业,现金流是最重要的,因为一个项目卖得快还是卖得慢,是取决于对自己年度销售目标的一个预期,而年度销售目标又取决于各项目自己的应付款项,如土地款、工程款等很多款项,这决定了一个项目一段时期内可以卖多少。而对一个市场前景的预期,也就是项目数否能持续、稳定地达到一个销售量,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依据。SOHO中国是否意图控制自己的销售速度,也只能是潘石屹自己知道,别人很难做出判断。当然,就一般情况来讲,一个新项目开盘前期会做很长时间的积累,所以后期都不能保持开盘时的销售速度,从这方面来说,前期卖得很快并不能说明后面会保持这样的速度。
我看到的另一种说法是认为潘石屹在布置陷阱,意图加剧市场分化,这点我不赞同。在市场情况下供需的矛盾影响价格,要说政府都没有这么大的功力去影响价格,也不是潘石屹自己能影响的。逆市的提价更应该看作一个企业的经营策略。
有的人士担心SOHO中国的提价会对市场产生大的影响,我认为这倒未必。首先在于SOHO中国的行为是比较特殊的。一个项目如果有了很高的销售量,自然也拥有可以提价的前提,但据我们了解,这个市场上这大半年来敢说自己有这么大销售量的很少。我了解的另一个例子是保利的西山林语和百合花园项目,因为今年他们销量比较好,也对价格进行了上调。
●孙飞:
炒作行为难以获得市场响应
如果单纯看事件本身,SOHO中国的此次提价更像是一次炒作。在如今这个平淡甚至低迷的市场中,逆市提价的行为犹如一个小型的炸弹,平地一声雷,自然掀起了人们的热议。而从效果来讲,这次炒作也吸引了众多媒体、购房者以及业内同行的关注。作为品牌营销的一种策略,这一行为本身无可厚非,但实际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逆市涨价的行为是值得商榷的。潘石屹提到今年以来建筑材料的价格快速上涨,并以此作为涨价的理由,我觉得是说不通的。因为成本只是决定价格的因素之一,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供求关系才是定价的决定因素,而在房地产行业,尤其如此。可以与之印证的是,2008年之前的几年材料成本并未出现大的上涨,但房价却出现了暴涨。目前中国房地产行业仍然存在暴利,特别是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泡沫尚未挤压干净,逆势提价,有可能会得不偿失,导致社会以及市场的逆反效应,最后的效果可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近一年以来,国家实施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并进一步严格了对土地使用的要求,再加上今年世界经济形势严峻,这些都使得很多开发商的资金链出现了紧绷。更严重的是,国家的信贷政策也抑制了许多购房需求,使得整个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阶段性逆转,让缺少资金的开发商更进一步承受了降价的压力。目前加快营销力度,降价销售,快速回笼资金应该是地产市场重中之重。
而潘石屹的情况可能多少有些不同。SOHO中国去年在香港上市以后,成功融资上百亿港币,成为名副其实的“金主”,其手里的项目却相对较少,基本不存在资金上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价格,除了能起到吸引眼球的作用,还有一个重要意图就是要让股民产生未来增大获利的心理预期。但这种心理预期一旦落空,会导致SOHO中国的股价和市值进一步降低,并有可能出现销售下滑,现金流减少,盈利能力减弱,在股票市场进行再融资出现障碍,同时引发在商业银行和信托市场的信用减级,后果很严重!
总体来说,尽管SOHO中国逆市提价的行为短期内有可能达到营销企图,但也会让自己进入一种两难的境地。今年以来整个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成交量萎缩,许多一线城市的房价都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个别项目提价,企业、机构与个人仍不会产生购买冲动,因为这样的价格提升并不是市场供求关系的自然体现,而是一种人为操作的结果,自然不会得到呼应。在目前的市况下,顺势而为,并且争取获得先机,这才是企业发展之道。
文字整理/卫东
著名经济学家孙飞及国内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招收博士生--请推荐优秀人士!详见孙飞博士金融信托研究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6bf4f01008f7a.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6bf4f01008wnh.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6bf4f01009137.html
美国万通投资银行提供直接投资、免费上市:http://www.worldcapitalmarket.com/
著名金融信托专家孙飞博士接受人民网视频专访:
中小企业融资机遇与挑战并存
http://tv.people.com.cn/GB/14644/6914323.html
E-MAIL:[email protected]
祝万事如意!
中 国 企 业 海 外 发 展 中 心 主 任
国 际 财 务 策 划 标 准 联 盟 协 会 副 主 席
东 中 西 部 区 域 发 展 和 改 革 研 究 院 副 院 长
中 国 国 际 资 本 有 限 公 司 执 行 董 事 首席经济学家 孙飞博士
美 国 万 通 投 资 银 行 控 股 集 团 执 行 董 事
美 国 格 林 证 券 有 限 公 司 首席经济学家
手机:13701199269 电话:010-58693592
E-MAIL:[email protected] 或[email protected]
中国企业海外发展中心:http://www.ceodc.org/
全国干部培训网:http://www.chinape.org/
孙飞个人主页:http://house.focus.cn/~sunfei
孙飞博士金融信托研究院:http://blog.sina.com.cn/m/sunfei
著名经济学家、投资银行家孙飞招收博士生--请推荐优秀人士!详见孙飞博士金融信托研究院:http://blog.sina.com.cn/m/sunfei 或发EMAIL:[email protected]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