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乡企局有关领导严重违反信访规定事项的报告


甘肃省纪委、监察局、信访局:

 

早在200312月,申请人就向代行仲裁职能的甘肃省人事厅提出申请被受理。2004年初,根据人事部199788颁布的[人发〔199771]《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厅干部调配录用处就仲裁调解指出,根据我国调动遵循的政策,干部实行机构同性质、经费渠道同类型单位之间调动原则,《西北农工商报》这类“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就没有调入“吃财政”干部的资格,1993年的调动属于个别人“暗箱操作”的结果,结合许多事实,认定申请人调动无效

调解结果是:鉴于申请人返回1995年早就撤销的武威文联《红柳》编辑部已不可能,只有进入甘肃省乡企局的一个具体单位“恢复身份”才能重新调动2005624日,为了联系调动方便,甘肃省乡企局人事教育处还为申请人出具了一份加盖公章的红头《证明》。但是,多年来申请人曾经恳求全国政协常委、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周宜兴,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作林等领导同志向许多文史单位做了推荐,因“空挂”身份而导致调动一次次的失败,事实证明在没有具体单位的“空挂”状态下,先由申请人联系好接收单位,然后由省乡企局人事处签章调出的处理办法根本不现实……

由于甘肃省乡镇局人事处违反《档案法》的规定销毁了《西北农工商报》社所有调动干部的介绍信存根等档案材料,所以继任者反复无常。20056月,时任甘肃省乡企局人事处副处长的葛生银同志曾向申请人征询留在局里工作的意见,由于当时申请人对调入文化系统抱有侥幸心理,所以就婉言谢绝了领导们的好意。2005718日,针对申请人的工作问题,甘肃省乡企局局长景江同志对时任局人事处处长的李国保指示:我们的原则就是人人都要有口饭吃!李国保处长当即在一份《证明》上批示:董洪同志系原报社遗留的问题,有我处负责健全其档案,本人联系单位调出。后来申请人进退维谷,造成了生活中的诸多困难,仅以微薄的稿酬谋生,心情万分焦虑……被申请人则表示积极协助申请人调动,而拒绝“先安排岗位后外调工作”的请求,更有甚者再次否认调动过申请人,导致矛盾尖锐化。

20031226《西部发展报》社武威记站就曾向时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的苏荣同志为申请人鸣冤,苏荣书记批转的信访材料至今保存在甘肃省乡镇企业局办公室。2004429200463申请人先后两次向信访局呈递了《关于解决无效调动惹起人事纠纷的申请书》和关于本人调动过程的说明》,信访局向甘肃省人事厅批转了信访材料人事厅又将申请人的材料批转给了甘肃省乡企局。20061252007321申请人又先后两次向信访局呈递了《关于督办先安排岗位后调动工作的申请报告》,信访局又向甘肃省人事厅批转了反映材料,人事厅仍旧将申请人的材料批转给了甘肃省乡企局。申请人现持有两份《甘肃省信访局来信来访转办单》和《甘肃省信访局来访人员登记表》复印件为证。然而甘肃省乡镇企业局个别领导却拒不执行人事部门提出的支持信访请求意见,故意引发信访突出问题。

《信访条例》第五章第三十三条规定“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其中第三十六条又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机构发现有关行政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督办,并提出改进建议……收到改进建议的行政机关应当在30日内书面反馈情况;未采纳改进建议的,应当说明理由。”但甘肃省乡镇企业局个别领导对信访事项应当答复而逾期未结,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一、200639日,李铁映副委员长倡议拍摄反映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电视连续剧《武威会盟》,决定亲自担任顾问,并同意题写剧名。陆浩和苏荣同志也欣然同意担任总策划。甘肃省委宣传部部长励小捷批示申请人执笔撰写的长篇小说《雪域天骄——凉州会盟演义》为蓝本改编,并纳入当年的工作计划。电影《月圆凉州》登上联合国总部的大雅之堂,引起全国的轰动。所以《武威会盟》的改编摄制不但是一项伟大的文化工程,而且是一项重要的政治活动。申请人现已受命编写40集电视剧本……但是,由于多年来断绝了工资来源,仅以微薄的稿酬谋生,目前进退维谷,造成了生活中的诸多困难,心情万分焦虑,多次想以死抗议……

二、2007年,甘肃华夏文化研究会撰写了一篇从一个甘肃记者的遭遇看中国之现状》的通讯文章,同时于国内外著名的“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人民网”、“凤凰卫视网”、“央视国际网”、“雅虎网”、“Tom网”、“澳洲中文网”、“网易”等10多个网站上刊登后,在国内外网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西部发展报》社武威记者站记者以《新的人才评价机制尚未形成,甘肃应当尝试制定操作细则》为题,在《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人民网》“强国论坛”等处发表,其中“以驰名海内外的甘肃学者型作家董洪为例”。兰州大学外语学院副书记、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院中科看后感叹:“像董洪这样的大学者都能耽误15年不用,甘肃还有什么希望?”这对甘肃的人才工作已经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中共甘肃省委书记陆浩同志在“全省宣传工作会议”上也对个别新闻长久停泊在互联网上给甘肃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三、2008423日,甘肃省乡企局一位高官针对从一个甘肃记者的遭遇看中国之现状》的通讯文章,以“局长”口吻在互联网上以无赖丑态出现,恶毒咒骂曾被新华社两度向海内外宣传过考古成果的申请人……一气之下,申请人就借去北京向中宣部和财政部报送文件的机会,向国家信访局递上了信访材料,目的是尽快以正当方式处理本人面临的人事纠纷……甘肃省乡企局个别领导故意挑衅,企图以网络谩骂的恶劣方式“以暴制暴”,将辛勤筹备《雪域天骄》电视连续剧而被北京大学生称赞为“爱国英雄”的申请人诅咒为“恶人疯狗”,在处理信访事项过程中,工作作风简单粗暴,造成恶劣的影响。

2007125,申请人再次向甘肃省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了《人事争议仲裁申请书》,甘人仲(2008)决字第20号《裁决书》内称申请人“1999年《西北农工商报》社划转至《甘肃日报》社,申请人未被列入划转人员移交……”而发生人事争议,根据《甘肃省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八条规定:“内部人员调整、以及因人事制度改革下()岗、分流、落聘等发生的争议……均不属于人事争议仲裁受案范围。”显然,这是甘肃省乡企局的领导在其职责范围内管理的工作,然而他们在处理信访事项过程中,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导致矛盾激化,造成严重的后果。

根据中央纪委印发的《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信访局联合公布的《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恳求你们甘肃省乡企局的有关领导予以处理,殷切期望保障一个民盟盟员的基本生存权利,尽快督办解决申请人的工作和经济损失等问题为盼。

 

 

信访人:   

                                                       2008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