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暑期阅读答记者胡作法问
陈家桥
于坚的《相遇的几分钟》
该书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城市生活少有的注重原始生活细节的体验方式,在本书中可以看到云南的风土人情和人生小故事,突出了在当代生活中的一种罕见的与传统和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的一种关联。
韩东的《小城好汉》
《小城好汉》以个人的视角回忆了六七十年代到新世纪一批人自由自在的生活历程,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宏观叙述,在当今整个图书市场显得尤为可贵。
帕慕克的《小黑书》
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写了一个男人对自己妻子与堂兄私奔的故事,反映了一个非常诡异有趣又不乏深刻的当代土耳其充满悬疑的社会现实,可能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在新潮小说方面走得最远最有意味的一个作家,本书也应该能够引起普通大众的关注。
奈保尔的《魔种》
此为奈保尔的封笔之作,非常有趣,值得一读。故事讲述一个印度青年男子在年轻时代去伦敦求学,后和其葡萄牙妻子一起闯荡非洲,不久,他们回到柏林,在其妹妹的建议下,投身到印度的游击战争之中。正如书中所言,每个细节都说明每个人都着魔种生活,只是这魔种既包含了生活的希望,也寓示着有一些祸端,而这反而加强了此篇小说最深刻有趣的特质。
另外,对于正在兴起的城市新兴阶层或者说是中产阶层,我想推荐三本比较适合阅读的书:何兆武的《上学记》、张中行的《负喧琐话》和黄永玉的《比我老的老头》。这三本书都相当有趣耐读,有相近的艺术追求,对于刚刚兴起的中产阶层来说,了解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烽火岁月中的生活或者文革期间那些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或者像黄永玉这样的充满个性色彩的对沈从文等大师的追忆,都反映出我们这个民族一直有种难以割舍的知识分子的和时代之间的相互关照的情怀,即使是年轻人或者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三本书来了解诸如胡适、鲁迅、老舍、巴金、陈哲衡、金岳霖等一大批大师跨世纪的重要影响,了解中国文化人的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对于西方经典文学名著,我这里只作三个推荐吧,一个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一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另一本是雨果的《悲惨世界》,它们是另一个视角,能为我们打开一扇了解西方文化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