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放大富家子不愿与穷孩子同宿舍 的话题
李华新
“宿舍里有没有苏北学生?我不想跟穷孩子住一间宿舍!”3 号,扬州大学新生报到,一位浙江富商子弟竟撂下这么一句令人匪夷所思的话。于是,面对来自不同地域和经济文化背景,对新校园、新生活适应程度不一的新生,该校决定开学前先给孩子们上一堂“做人课”。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首先,我们吧应该对这位富家子弟多说什么,因为他自小没有受过苦,更没有穷的概念,因此面对学生宿舍“挺差”的住宿条件时,家长的一些要求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些家长是没有经历过接受高等教育经历的,不然的话,他就应该知道这样的住宿条件已经是大大改善了。
其次是校方的解释是很必要的,该院党委副书记马雷看到这一幕,赶紧将孩子和家长叫到一旁,和风细雨地告诉他们大学教育不是“贵族教育”,大学校园不是享乐的地方,而是服务大众的场所,适当的吃苦经历,对于青年学生成才大有好处。“学生来自不同家庭,各方面情况差异很大,学校一定要兼顾每个学生,使他们都受到均衡教育。”马雷告诉记者,自己的一番话说得这个富家子弟和家人连连点头,最终孩子还诚心地向老师道了歉。看看就就能明白,即使是富家的子弟,这些孩子也并非就是另类,就一定不能够和这些贫穷之家的同学交成好朋友,当然也是应该看到贫富之间的学生一定会有一些彼此的隔膜的,但是金钱不是愿意与否的唯一标准。因为学习毕竟不是斗富的地方。真正让人注意的和能够引为自豪的还是自己的学业。
第三则是需要注意的是,现在一些学生的家庭比较富裕,那么对于这些应该也是要一欣赏的眼光来对待的,因为这样的孩子的家庭如果父辈是依靠自己的打拼得到了自己富裕的成果的话,我们也是应该保持应有的敬意,因为一个人自己富裕了并不是什么坏事,也不能说这样的孩子和家庭有这样那个的要求就是一种应该讨伐的事情。现在的一些要去上大学的学生,家庭条件能够允许的,家长对其的装备都不差,而且就是这些装备如电脑笔记本、手机、数码照相机等等,总的的花费都是以万为计的 ,而即使如此这也没有什么错。置于有这些装备的和没有装备的,甚至是连学费也交不起的贫困家庭的学生谁能成才,这不是一个概念的问题。
2008年的新生有很多是属于90后的,“这一批新生不少是‘90后’,思维活跃,个性张扬,但也有人存在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自私、好享受、不懂得尊重人等缺点。”除了要教育这些孩子如何做人外,还需要对其进行苦难吃苦教育。
而指责这些学生也是没有道理的,假如因为进入大学能够真正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家境好,也是一笔求学的资本。看来要解决一个人的人生观、也是需要校方根据现在这批学生的特点施教,因为在这些方面有些孩子也许更为幼稚和浅薄,大学既然不是培养贵族的地方,那就是需要成为祖国有用之才。而这样的一个过程,需要自省,也需要一种“言传身教”,
让家长们多多“言传身教”,多跟孩子交流自己年轻时的“吃苦经历”,培养孩子自尊自爱、独立坚强的品格。 谁说这样的富家子弟,就不是人才呢。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