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帮人都看了“黑天鹅”


那帮人都看了“黑天鹅”

 张立栋

   尽管事实上早就如此,但仅就直观而言,大盘不经任何剔权计算而真实地回到2245点以下,还是相当让人感慨的。这一回,它算是彻底击碎了许多投资人还不肯放弃的妄想牛回头的春秋大梦。

   上周五的2224点的低开,和之后义无反顾的持续疲软,最终演绎了什么叫“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熊途基本原则。

   现在,该是收起梦想的时候,该干吗去干吗,损失的认栽,没损失的等下一次机会吧,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当然了,你可以执著,非要等一个大反弹让自己少受损失,可我告诉你,十天等来的一个反弹高度,撑死了也就是其余九天的跌幅的一多半,记住,那是短线高手的市场,不是你的。

    对于市场的现状,该如何解释呢?最好的解释或许就是老话重提:崩溃就是崩溃的理由———之前我习惯说的是,下跌就是下跌的理由。当然了,抛却谁都能看到的三大基本原因,什么估值因素、大小非因素和宏观经济背景因素,谁都知道现在的市场已经是具备投资价值了,但问题是,价格还在下跌,你根本看不到任何迹象可以改变这一点。尽管有卖就有买,放量的下跌意味着有人在底部的接盘扫货,但无论如何,没有任何一个牛人和机构可以毫不理会市场现状而空谈投资价值。

    有趣的是,有人在投资论坛里笑谈,说或许是机构们最近都可能看了《黑天鹅》吧。要不为什么那么齐整地看坏后市。的确,美国作家尼古拉斯·塔勒布的畅销书《黑天鹅》近来还真的是牛人大腕们嘴边的流行元素,正像去年某个时候那本《货币战争》和后来《即将到来的崩溃》一样。

    许多投资高手承认,“黑天鹅”颠覆了我们在资本市场约定俗成的许多概念。“黑天鹅”事件“显示出我们通过观察或经验获得的知识具有严重的局限性和脆弱性”,但是我们却依然(或许也只能)“不断根据事件发生之后我们觉得有道理的逻辑重新叙述过去的事件”。

    现在的市场不正是如此吗?

   事实上,《黑天鹅》在此时的中国市场上开始流行是有着强烈象征意义的:尼古拉斯·塔勒布告诉人们:“对确定性的追求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一种思维恶习”。因为一定存在我们不知道的“黑天鹅事件”,这样的事件也一定会颠覆我们“确定性”的“思维恶习”,因而当我们一败涂地时只能选择愿赌服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