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消费


启动消费

(一)启动消费的调节原则

一是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工资上限由生产力最高水平决定;二是缩小贫富差距,降低消费金过剩直接注入生产市场的量。三是居民工资性消费存款不准贷予生产市场而应贷予消费市场。四是将远期消费变成近期消费。五是保证消费金执行完消费功能后进入生产市场。

(二)无限增速与结构调整

首先,只要确定了Mc、Mp的对应比值,就绝不应限制经济增速,增速越高越好、质量效益越高越好。这是同以往概念完全不同的。以往担心生产、建设过快会减少用于消费的资源,因为计消以科技生产力最高水平为上限,以科研开发应用能力为先导,其最大优点是不存在经济过热膨胀即经济过剩。其次,一定要通过市场调整产业结构,使之与消费结构相适应。按照产品结构、质量标准、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社会效益、企业效益等综合情况来择优汰劣,淘汰改组产品结构不合理且效益差、信誉不良的企业。

(三)Mc、Mp与储蓄之循环发展过程

是最先有消费还是最先有生产?这纯粹是个学术问题,对经济理论的影响不是很大。从人类进化史来看,应是先有消费需求后有生产,再有从生命体验中来的消费欲望与理想。这就是说,应先投入消费金Mc,而后按照消费体系配置分配E、D、F,每个人拿着自己所分得的Mc去市场交换生活用品,并用Mc转换来的MP去生产资料市场与他人交换特长、生产资料、工具等,储存余额Mc,见图24-2。因而投入M后就衍生出Mc、Mp与关于Mc、Mp的储蓄金。这是阴流子注入市场的第一个周期。第二个周期就是再投资再消费再储蓄。它们都是由Mc、Mp及其兑换构成的,这个兑换过程由计消部门监管,商业银行管理实施。随着科技生产力的发达,每一个循环意味着一次性Mc投放中的储蓄成份越来越少而消费金越来越多。固定资产主要通过个人生产要素投资到市场的值组成,并由国家规定个人均必须在证券市场持流通股以保证全民所有性质的存在,从而制造按生存公有规律办事的依据。当发展到第N次,社会固定资产应完全由个人为主的各层次集团多方面所持生产要素流通股所组成,工资中的发展自由部分主要是股市证券收益;生存部分主要由社会规定的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持。最后,全社会固定资产含金量极大增长,而消费品放开供应。

(四)当前启动消费办法简要

应用普调工人工资、提高农产品和原材料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来调整工人农民的收入,并规定各岗位最低工资标准和补贴标准。央行应大放款使人民币贬值来达到综合缩小贫富差距,但放款增加应以实物商品化适当贬值解决生存困难户生活、调整农业等劳动力价格为参考;国家应使用权力依法没收一切违法所得和不明来历财产,并用于补偿社会资源损失和缩小贫富差距。近期消费应先充分发挥5万亿存款消费潜力,后逐渐提高消费水平。医疗保险就业保险教育投入等应以个人小股份投入为准则,原则上不超过10%,其余由政府以配股配险和社会福利、奖励方式投入。通过调整物价上涨幅度、税率利率,加强全社会福利义务、没收非法所得,将住房福利转化为工资以及赊购、信贷消费等综合手段刺激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