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的作文看前途


  最近闲余时间看了一些报纸刊登的中小学生作文,很多作文的句子很优美,但总觉得整个内容让人哭笑不得,那种假情假意和天花乱坠的思绪让人难以接受,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局面?

  我看过一些农村中小学生写的作文,尽管句子很简单,但存在一种浓烈的真情,而且一些简短的文字令人震撼。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吃过苦的孩子更懂事,更懂得爱,更善于感恩,一个从小就知道知恩图报的孩子,不但善于以情感来作文,更善于带着爱做人,愿意回报爱,反哺爱,这就是贫苦孩子和城市孩子的差别。

  有人也指出,如今,很多的老师以及社会工作者抱怨城市的孩子作文太缺乏想像力,其根本原因是城市的孩子缺少想像力的源泉。其实想像力是建立在理解生活,理解爱的基础上的,没有对大自然的观察,没有对生活的体验,没有对爱的理解,没有理解劳动的意义,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像力。

  农民子女一方面有城市生活的体验,另一方面又有农村生活的体验,这种对比生活很容易激发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和独特理解。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体味苦,怎么珍惜甜,城市孩子缺少对于艰苦的体味,所以大都对爱不敏感,表现在作文上就是想像力贫乏和缺乏独特思考精神。

  人们总是在说80后一代没有责任心,但这不能包括农村子女。在我认识的80后子女中,与城市80后子女相比,生活方式和责任心上简直相差几十年,很多城市孩子往往能力比农村孩子强,但对生活和情感的理解上差了很多,没有太多的生活感悟,从而容易造成事业失败或感情上伤害别人,显示出自私的一面,对任何事表现出不负责任以我为中心。为此,培养孩子对生活和情感的认识是今后事业和家庭成败的关键,但城市的人往往忽视了这点,总是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