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调整十项信贷政策,中小企业能获多少?


  银监会调整十项信贷政策,中小企业能获多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26号)明确要求,要加强和改进贷款服务,加大对民生工程、“三农”、重大工程建设、灾后重建、节能减排等信贷支持,为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和国务院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银监会10日宣布,银监会近日对现行的各项信贷监管规章、政策和指引进行了认真评估和梳理,从十个方面对有关信贷监管规定和要求做出适当调整,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切实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促进我国经济稳健发展。

  银监会调整十项信贷政策是:一是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展并购贷款业务。二是督促各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含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按有关要求设立小企业信贷专营服务机构,加大对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三是对涉农类贷款实行有区别的信贷管理和考核政策,结合农户生产经营特点和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加大涉农信贷投入力度。四是鼓励实施贷款重组,对部分符合条件的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而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企业予以信贷支持。五是拓宽项目贷款范围。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已列入发展改革委制定的发展规划,政府相关部门已同意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的项目,银行业金融机构可在一定额度内向非生产性项目发起人或股东发放搭桥贷款。六是支持信贷资产转让,合理配置信贷资产。七是允许有条件的中小银行业适当突破存贷比。八是支持创新担保融资方式和消费信贷保险保障机制。九是科学实施贷款责任追究。十是支持信托公司和财务公司业务创新发展。

  笔者关注加大对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可能实际操作很难,中小企业先天不足,缺抵押品,风险大,实际上银行在惜贷。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近日发表演讲认为:中国4万亿投资实际上中小企业获得很少,这4万亿实际国家只投了一万一千八百亿,去年是一千亿,今年和明年加起来是一万零八百亿,还有三万亿是希望拉动社会上的投资。根据以往的经验,1块钱的政府投资可以拉动5块钱到8块钱的社会投资,但是在现在这种形势,投资惜投的情况下,能不能拉动三万亿的社会投资,这就需要下更大的功夫,因为投资者是要看投资的风险和投资的回报。这次4万亿里面,实际上给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很少,基本上我们看不大明显,而中小企业实际上是拉动经济增长和提供就业岗位的重要的因素。目前中小企业由于前一段时间紧缩的货币政策和金融危机的原因,很多的中小企业遇到困难。如果我们不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难的话,有可能还会有一些企业会倒闭。要解决中小企业的困难,主要是从金融方面给予支持,但是从银行的本质来看,是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的,因为第一风险高、第二它的交易成本大。500万一个合同贷给中小企业,跟大企业1亿只需要签一次合同,而500万要签20次。所以,要想使银行有贷款给中小企业的积极性,那就要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说允许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提高利率,通过这个利差收取利润。

  成思危副委员长讲的是实话,心里话,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最重要的还是要政策支持,银行因受银监会、政府双重管理,出现风险谁来买单,调动银行积极性是关键,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是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