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变量框架和调整
投资是投欲望与能力,消费是使用劳动力变换品。如能测量出能力与欲望,则人文社科量化问题就可解决。基于这二个客观属实,为建立生产完全服务消费型经济控制模型,应对经济变量概念作如下调整。
首先,阴流子载体分为生产金和消费金二种币符形式。生产金包括固定资产和生产消费金,消费金包括生产消费金和国民收入。
其次,消费金用于个人消费、社会消费、生产消费,是指货币标称的社会总产值。对应着至少满足生理生存需要的物质产品。消费金大于生产消费金,也大于国民收入,更大于工资,但不大于生产消费金与国民收入之和。真正的消费规模由消费金决定,包括个人消费金、社会消费金和生产消费金。
第三,生产消费金是指能够满足物质生产的生产资料的货币标称值,产品出来后是指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不包括固定资产。
第四,国民收入是增加部分,不是全部收入,包括工资和和剩余价值。工资分为最低工资、岗位工资和技术工资;剩余价值由前人创造和政府协调监管产生,归社会所有,但由政府代管企业家代理,用于公共消费和基础建设,用于社保和低保。国民收入以消费金形式分配发放,反对积累收入作资本用于投资。
第五,社会总投资包括生产金现值、国民收入中的部分积累、新增劳动力、新生专利技术、新发现资源、新的生产建设计划,反映的是能力与欲望。初次投资由创业基金和借贷支持。
第六,消费金、生产金、生产消费金、总投资中,消费金往往小于生产金(不是绝对的),总投资包括生产金和追加投资的收入部分,可能大于消费金。
生产金、消费金、国民收入、总投资这些参数的矛盾运算关系在实物内不好理解,一旦将实业经济与虚拟经济理解为由物价联系的系于人体上的二虚、实二个世界,就不用拘于这些经济数据间的运算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