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主义就没有民生


没有主义就没有民生

---- 与“winston 北京”先生谈谈心

“ winston 北京”先生在“联合早报网”以“误入歧途——田忠国先生的系列文章”为题,撰文批评了我的观点,在此道一声真诚的感谢,因为,中国有句古话,叫“木不钻不透,理不辩不明”,既如此,“ winston 北京”有对我的批评权,我想我也拥有反批评权。而中国的事实是,中国主流精英有对任何观点的生杀大权,而民众,却没有任何表达权,比如说批评改革中的错误和失误就是反改革之类。仅此一点就证明,在中国或世界上就根本没有什么“普世价值”,如果有,人民群众就应该和主流精英同样拥有“自由、民主、平等、言论自由”权了。而一个只有主流精英拥有“自由、民主、平等、言论自由”权的时代,将其称其为“不分种族、民族,不分国籍、文化、贫富差距,而共同拥有的做人的权力”的“普世价值”,“ winston 北京”先生不认为十分可笑么?所以,我认为,主流精英和人民大众平等了,有平等的批评权了(这是最起码的了,也可以说是最低标准),“ winston 北京”再宣讲“普世价值”,或许我会报以赞许的微笑。在现阶段,在美国霸权和中国精英霸权的阶段,谈“普世价值”,不过是中国精英维护美国霸权和精英霸权,蒙骗人民群众的遁词而已,这是我对“ winston 北京”先生关于“普世价值”的回答。

其二,“ winston 北京”先生在文章中说:“现在早就不是言必称的年代,这样的划分是非、正确的标准,早就被公众抛弃。为什么?不符合实际。普通民众,不喜欢理论说教,更注重实际利益。只要你让我生活过的幸福,我可不管你是啥主义。”姓、姓的问题,一,真的被公众抛弃了么?我想,“ winston 北京”先生如果不是高高在上的话,一定会听到人民群众的呼声,而人民群众最强烈的呼声,就是中国应该回到社会主义,因为,只有社会主义,人民群众才拥有最大的政治权利和分享创造成果的平等权利。由此可知,“ winston 北京”先生所谓的“早就被公众抛弃”,只不过是“ winston 北京”圈子里的公众而已,与人民大众根本无关。二,在中国,不分姓、姓声调最高的,莫过于茅于轼和厉以先生了,但不分姓资姓社的茅于轼先生,在“我是准确地被打成了右派”一文(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901/65636.html)中明确说:“就事论事而言,我也不认为我需要平反。人家都说:某某人被错误地打成右派。但是我认为我是准确地被打成了右派,一点也不冤枉。因为我当时确实是想走资本主义道路,也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路。” 又如,“改革就是要像我这样的人能住别墅、坐奔驰车,否则改革就是失败。(厉以宁语)”。前者可以说是在不论姓资姓社名义的资本主义,而后者则可以称之为“为自己改革的改革主义”,“ winston 北京”先生所谓的不讲姓资姓社和主义,又从何而来呢?仅就此两点,就可以说“ winston 北京”先生是位概念主义者,而不是一个面对中国现实的客观主义者。从概念到概念,掩盖事实真相,如果一个人自己想想,就是害己,如果把自己的想法公之于众,就是害人,如果其概念被为政者所采纳,就是误国。

中国的现实证明,没有主义,就没有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没有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就没有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于这一点,我想,如果“ winston 北京”先生有勇气面对中国的现实的话,是不会否定的吧?

其三,“ winston 北京”先生说:“先生在文章中,经常提起对主流精英的不屑,对自由主义思想的否定,对普世价值的否定。转而谈及对毛泽东思想的推崇。这是他自己的看法,我当然无权干涉,可是我仍然也不认同。”在此,我的观点,我尊重“ winston 北京”先生我对毛泽东思想的推崇的不认同,因为,凉瓜白菜,各有所爱,也就是说,一个人信仰什么,反对什么,赞同什么,那是他个人的自由。但是,我对“ winston 北京”先生“毕竟改革开放30年,国门洞开,再用阶级斗争那一套蒙蔽民众,是非常可笑的。还是那句老话:少谈主义,多谈实际。”就更不认同了,因为,0.4%以下的家庭,占有70%以上的财富(新华网数据。茅于轼先生文章中也有,请“ winston 北京”先生查询),就足以证明阶级的客观存在。阶级的客观存在,怎么不能有斗争呢?难道“ winston 北京”先生只允许茅于轼、厉以先生,还有自己对人民群众斗争,而人民群众就不能同其斗争了么?也由此可知,蒙蔽民众的不是我田忠国,而是“ winston 北京”先生,因为,我是直面现实,不欺不满的,而“ winston 北京”先生却以不存在阶级,否定客观事实,只允许茅于轼、厉以先生和“ winston 北京”先生对人民群众的斗争,不允许人民群众对其斗争。

其四,“ winston 北京”先生对我反对主流精英中的自私与无耻是持反对态度的。关键问题是,主流精英主导着中国未来的发展,如果主流精英用自私与无耻推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那么,中国未来的社会也必定是自私与无耻的。把中国建设成一个自私而又无耻的社会,难道就是“ winston 北京”先生的梦想么?如果不是“ winston 北京”先生的梦想,“ winston 北京”先生怎么可能反对我对主流精英自私与无耻的批判呢?当然,把中国建设成一个自私与无耻的社会,是主流精英(不是全部,如果是全部中国早就亡国了)的梦想,但这不是中国人民的梦想。因为中国人民希望中国是一个公平正义、动态均衡发展占主流的社会。我曾在“反思右祸教训,警惕反共势力阴谋”一文中这样写道:“民意不可欺、民心不可辱、民志不可夺,谁违背了这三条,其结果必然是悲惨的。因为,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尊重民心、民意、民志,并尊重、支持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这才是中国走出各种困境的唯一出路。”同时我还写道“谁懂得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并遵循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就是尊重民心、民意、民志,并尊重、支持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谁就能获得人民群众的共同支持。”我不得不说的是,一个以人民群众为敌的主流精英群体,必然被人民群众所唾弃。

其五,“ winston 北京”先生还说:“按先生的逻辑我国必须破除这0.4%家庭的掌控,才可能有好的制度出台。且不论这数据如何得来,是否准确(我从未见茅于轼先生提供过此数据,不知道是谁扣上的高帽),这里先要问先生,如何操作?怎么破除?”“如何操作?怎么破除?”的问题,我在很多文章中早就说了,构建人民民主的制度机制,其中有:民众的问责机制、监督机制、造反机制(集体诉讼和问责机制,就是民众造反机制)等等,而人民民主机制的建设,是以毛泽东思想,亦既社会主义价值观-----价值逻辑-----使毛泽东建构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系统程序化、程序标准化、标准制度化,实是破解之法。因我的好多文章均有论述,不赘述。“ winston 北京”先生问我“如何操作?怎么破除?”,这就证明“ winston 北京”先生面对中国的现实,毫无办法。但是,“ winston 北京”先生毫无办法,不等于这个社会上就没有有办法的人,这是一。二,一个面对阶级矛盾毫无办法的精英(“ winston 北京”先生虽然自称平安百姓,但从其口气中(我从未见茅于轼先生提供过此数据,不知道是谁扣上的高帽),我分明感到中国精英特有的精神特质),我不能不说,这是中国极大的悲哀,因为,任何国家的主流精英,都是为这个国家提供解决矛盾的智慧而存在的,但唯独中国的主流精英,除了会搞自由掠夺式的改革中饱私囊外,再也不会别的。

其六,“ winston 北京”先生还说:“先生还发表过:《致否定文革的网友的一封公开信》。从中不难看出,先生是推崇文革那一套的。毛泽东以民权治国,所以才有文革。难道文革就是民权治国的典范了?学生打到老师就是民权?父子、夫妻相互揭发、批斗,就是民权?”但是很显然,“ winston 北京”先生所说的文革,并非我说的文革,因为,“ winston 北京”先生所说的文革,是我一再说应该避免的,而我所说的文革,“民权治国”的“系统程序化、程序标准化、标准制度化,”使社会在动态有序的斗争中,有序发展、和谐发展,这就需要对文革认真总结,也就是说,构建人民民主制度机制的方向必须坚持,思想文化的自觉革命必须坚持,人民群众对政治经济制度的选择、决定权必须坚持,并使之“系统程序化、程序标准化、标准制度化,”因此,改变了方向人民群众就失去了人民民主的权利,没有思想文化的不断革命,一个社会就不可能有创新能力,而没有“民权治国”的“系统程序化、程序标准化、标准制度化,”社会就不可避免的陷入无序状态。批斗虽然可以不要,但一个社会的批判功能绝对不可或缺,因为,思想文化的自觉革命必然伴随着新思想、新观点的诞生,而新思想、新观点的诞生,其前提条件是破除旧思想,破除旧思想,就一定有批判。当然,“ winston 北京”先生可能会说,思想也不能批判,批判就文革了,但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是,没有思想的批判,就只有暴力批判。因为,任何社会的批判功能,一个是明辩事非,寻求真理,另一个是通过明辨事非,寻求真理,构建社会价值目标共识。

以上是我的观点,不知“ winston 北京”先生以为然否?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批判。

2009112星期一

(“ winston 北京”先生的“误入歧途——评田忠国先生的系列文章”地址: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6/forum_lx081229f.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