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早在去年 11月中旬,河南省获准将全省公务员津贴补贴平均每月增加300元。这是该省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第二轮实施方案的一部分。之前,河南省公务员规范津贴补贴已完成第一步改革,省直机关已实现了津贴补贴平均一年2.1万元的标准。
“薪动”的不仅是河南。这个冬天正成为一些地方公务员事实上的“加薪季”,而更大范围的第二轮调薪可能在明年渐次展开。在一些地方官员眼中,这也是刺激消费的措施之一。
而在河北唐山,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也迈出了第二步。根据唐山市的规定,在职人员津贴补贴总水平在上年基础上人均提高600元/月。新工资从2008年1月起执行。这次调整后,普通科员的津贴补贴达到每月2150元,正处级官员每月工资中津贴补贴达到3030元,加上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项,每月将达5000元。
中直机关在1去年0月末也完成了第二步规范,一个部委下属单位普通科员增长300元/月。这次调整原计划年初实施,但因雪灾、地震等因素而一再推迟。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则是第一次对公务员津贴补贴进行改革,审核批准的是平均一年1.34万。11月19日,同属六安市的霍邱县也决定第一次对津贴补贴进行规范,对公务员实行“阳光工资”。
在内蒙古,赤峰市、通辽市刚刚通过了津贴补贴调整方案,将尽快落实。
非常时期的“公务员加薪”:动了谁的奶酪?
评论
26 views
非常时期的“公务员加薪”:动了谁的奶酪?
● 刘国宏
岁末,面对牛年的困难预期,老百姓最关系的恐怕就是席卷全国的“降薪运动”了。当然,这是针对民营企业、中小创业企业。毕竟,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不能独善其身,企业困难(不倒闭已是万幸)大家都理解。
一边厢,是大批北撤返乡的民工潮,大批的失业工人,还有无处谋职的大学毕业生,他们的口袋是瘪,他们的手头是紧的,他们的心中的冷的。另一厢是中央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出台。中央的政策正逐步落实,蛋糕太大,诱惑力太大,谁都想分,老百姓可是卯足了劲来盼着来年对自家的境况有所改善。但是,所公布的十条方案中,公路、铁路、港口、机场、城市交通、电厂扩建、油气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占的比例过多;而对教育、医疗、住房、养老保险、社会福利、公共设施、通信设备、农田水利等民生领域投入不多。这不得不使人们发问,政府投资的这4万亿到底距离普通老百姓有多远?
令人不解的是,在如此矛盾的氛围中,公务员加薪就这样跟进了。从12月初的媒体消息来看,首先是一则引起广泛关注的消息:国家发改委正紧急起草一份方案,涉及调高个税起征点、大范围提高社会工资、建立对低收入阶层补贴的长效保障机制、提高住房货币补贴标准等,方案的目的旨在扩大居民收入、全面刺激国内消费。然而消息一出,发改委即出面澄清——根本没说过要涨工资。人们该信哪一头?下面这则新闻可以确认的是,一些地方已纷纷出台公务员加薪方案,“调薪行动”正在分步走。
还有很多省市的“薪动”计划都在衔枚疾进……..
于是一系列问题显然也就跟着来了。究竟是那些问题呢?各位看官,且听我来数一数:
一、富者愈富 公务员考试已取代高考,成为中国第一大考。每到报名考试,是人山人海,场面悲壮。百万人争取才为万余的职位,录取率只有1.3%,淘汰率高达98.7%。竞争不可不谓激烈!何也?人人晓得,这里面有肉吃,有酒喝。公务员替代了干部这个词汇,公务员阶层也算是一个富有阶层了,相对于劳工阶层,尽管不能和高级白领阶层比。公务员有良好的医疗、卫生和养老保险等福利待遇,这也是其他行业从业人员所不能比拟的。公务员吃的是财政饭,与市场几乎无关,这次爆发的金融危机几乎影响不到他们的工资收入和消费。从这个角度讲,公务员似乎没有涨薪的理由。韩国、新加坡公务员带头减薪以应对金融危机,而我们却要加薪,这不是富者愈富吗?
二、穷者愈穷 凡遇灾遇难,痛苦的都是老百姓。工厂大量倒闭,工人大量失业,本来收入就不高,这回收入更是下降,甚至朝不保夕,如之奈何?当然更失落的是农民工,他们竟然是裁员回家。没有经济补偿,也不知道何时有收入。因为他们不比正式工的国企人员,裁员就是空人回家。也正因为如此,现在的老百姓全都一筹莫展,根本不知道今后的生活如何办。春节大联欢,究竟是谁在联欢?
三、贫富差距拉大 公务员是加薪应付金融危机,而老百姓却是减薪或失业来应付金融危机。公务员本来就比老百姓生活好,又没有经济危机与后顾之忧。而现在老百姓在金融危机下收入退步,再遇到公务员加薪,这实际是一种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的走向。在两极分化的环境下,物价上涨是必然趋势;而老百姓没有收入,又如何能应对社会的物价上涨和消费呢?
四、矛盾激化 新中国成长60年,前30年,居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是从大变小;而后30年尤其是1984年到2007年的23年间,居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是从小变大。世界罕见,基尼系数达到甚至超过0.4这条警戒线。富者愈富恒富,贫者愈贫恒贫。而今金融危机,老百姓雪上加霜,公务员却把享受建立在老百姓的痛苦之上。这是危险的,会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实际上眼下就已露了端倪,全国不少地方出现的教师罢课现象就是最好的例证。
让我们来看国际社会吧!世界各地都在以降薪向公众表达政府与民众共渡难关的决心。典型的如新加坡。新加坡公共服务署近日决定,因为经济萎缩,今年的公务员工资将最高减少19%。全体公务员的2008年12月年终奖金将从一个月工资减至半个月工资,明年年薪也一律下调,而且职位越高减幅越大。显然,这种主动降薪不仅能传递信心,更能强化政府与公众在危机面前的凝聚力。
诚然,我们的政府是全球最富有的政府,这可是全体劳动者几代人用60年创造的财富啊!我们的国家真的是钱多得急需公务员来“薪动”花费吗?教育、医疗、住房、养老保险、社会福利、公共设施、通信设备、农田水利….还有极端贫穷的农村,多少农民仅仅是有口饭吃而已!民生之多艰啊,我们真的还有很多民生实质补贴啊!建国以来,我们一直是对农村进行掠夺式的攫取资源,现在真的需要资金返哺!再经济放缓的情况下,相比其他行业,公务员更应以身作则地减薪。因为公务员毕竟不是一个直接创造财富的岗位,而是一个分配财富、消耗财富的岗位——公务员如果认清自身在社会价值链中的位置和身份,应主动将经济资源留给那些直接创造财富的岗位,让资源配置流动到更能够创造价值的岗位上。要补贴,真的也是那些还在贫困线上为生计挣扎的农民、失业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