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产业已无扩张空间?


 

中国钢铁产业已无扩张空间?

——钢铁产业是典型的“两高一资”行业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教授)

  笔者按:目前,中国钢铁总产量相当于世界前十大产钢国的总产量之和!中国粗钢产量分别是美国和日本的5倍!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将突破5亿吨!钢铁产业既是典型的“两高一资”(即“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业,同时,它也是中国工业化扩张的民族“脊梁”,更是中国GDP高速增长的动力源。在美国次贷危机和世界性经济衰退的背景下,铁矿石的最大供应国——澳大利亚和巴西都在指望着中国的钢铁产业再上台阶,并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为此,人们不禁要问:中国钢铁业真的要吃掉全球的铁矿石?中国钢铁产业还要进一步扩张吗?

  自2008年8月份以来,中国钢铁价格出现明显下滑:与6月份钢价的峰值相比,目前钢价已跌去了30%以上。同时钢铁企业的减产面进一步扩大,宝钢、鞍钢等一线钢铁企业也加入到减产、限产的队伍中。10月份钢铁原材料如铁矿石、焦炭、焦煤价格全面回落,特别是铁矿石下降幅度较大,且现货矿价首次出现低于长协矿价的情况。前期相对坚挺的焦煤价格10月份后也陆续出现下调。由于钢材价格大幅下跌以及减产、限产的影响,9月份国内钢铁企业盈利水平大幅下降,9月份钢协会员企业平均利润率水平仅为1.48%,全行业已处于亏损边缘。对此,不少媒体解释为“经济增长放缓,钢铁需求减少”,但很少有人讨论中国钢铁产业是否存在“供给过剩”的问题,以及它背后的本质含义是什么?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钢铁产量一直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30年的经济高增长,30年的快速工业化,使中国钢铁工业呈现出了跨越式的扩张,并在数量上远远赶超了世界所有国家。

  1980年,中国粗钢产量仅为3712万吨,分别是日本和美国的1/31/3略强。因为日本和美国早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因此,在近30年中,日本和美国的钢铁产业基本上处于“零增长”状态。

  然而,30年后的今天,中国钢铁工业已成为世界巨人,无人能及,无与伦比。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将突破5亿吨,这是确定无疑的。与此同时,日本与美国的粗钢产量仍将分别为1.2亿吨和1亿吨左右,与30年前的产量基本持平。不过,在钢铁总量不断扩张的同时,中国每年仍需花费不少外汇从国外进口“高端”钢材。这知道这是何故吗?

世界前三大钢铁产量国家比较(单位:万吨)

年份

中国大陆

日本

美国

1980

3712

11140

10164

1990

6635

11034

8973

1995

9536

10164

9519

2000

12724

10644

10180

2005

35579

11247

9490

2006

42266

11623

9856

2007

48924

12020

9818

2008上半年

26195

6190

5075

资料来源:各国统计年鉴。

  如此算来,当原先的世界最大钢铁工业国呈“水平状”发展的时候,中国的钢铁产量在近30年间猛增了13倍!目前,中国的钢铁产量分别已是日本和美国的5倍左右!更为壮观的是:中国的钢铁产量已相当于世界前十大国的钢铁产量的总和!这是何等壮观的气势?叹为观止!难怪世界担心中国会“吃”掉全球的铁矿石!?因为只要中国钢铁产业飞速增长,则世界铁矿石价格以及铁矿石运费就会连年翻番地飞涨,于是钢铁产业难以存活,这也是中国钢铁产业总量扩张的“死穴”。

  如果说,石油是工业化的血液,那么,可以说,钢铁是工业化的脊梁!相应地,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化是“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那么,石油石化及钢铁冶炼产业则是标准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实际上,中国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也就是中国钢铁产业不断扩张的过程。

  大多数人认可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何时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将是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的分水岭!下一个30年,中国经济是否还会沿着“高能耗、高污染”的模式发展?这将决定了中国钢铁工业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命运!

  目前,美国次贷危机、世界性通货膨胀、西方经济衰退,以及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无不正在考验着中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我们继续依赖“数量扩张型”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则肯定是前途不妙,甚至是无路可走。中国若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则必须坚定不移动地实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并尽早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可以预料,中国钢铁工业的超速增长与数量扩张,差不多已呈“强弩之末”,是否该“见顶回落”,或是像日本与美国后工业化时代一样保持“水平状”的发展模式,这仍将取决于中国经济下一个30年转型进展及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需要。不过,中国钢铁工业的“技术含量”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另外,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中国城市化显然滞后于工业化步伐,因此,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也将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政策主张:振兴钢铁产业决不是重复数量扩张的故事!我们应该通过市场化强力并购,坚决淘汰钢铁产业中的落后产能与过剩产能,加大节能减排、治污环保的成本支出,加大科技研发,真正提升钢铁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钢铁品质。否则,中国钢铁产业振兴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