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勇提升与落马
都是莆田人的悲哀??!
编者按:陈少勇,1992年到莆田任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1998年任莆田市委副书记、兼市长;2002年5月,提升到宁德任市委书记;2005年05月,提拔为省委常委、秘书长。因此说,陈少勇在莆田市任职是整整十年时间啊!
报道说,谈及陈少勇,被访人士往往以“色”字开头。民间嘲其为“猪哥勇”——猪哥(当地方言发音为zhu gao),在福建方言中,意即好色之徒。 陈少勇早年有“森林公园事件”,在福建政治圈众人皆知。
其实,陈少勇在莆田任职十年间,所作所为,莆田民众不是不清楚的,就是民众没有发言权和决定任用权。因为不管是色官贪官,人民信任不信任,人民选用不选用,其决定权任用权,根本不是由人民所能决定的。说了,也白说;举报了,反而会遭受打击报复!
(半月谈:莆田一个举报人的遭遇) (福建莆田最黑的“黑”字怎样写)就是最好的解读!
报道说,2008年7月接受中纪委调查。2008年12月2日,鉴于陈少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收受贿赂数额巨大,已不适合担任人大代表职务,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罢免陈少勇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莆田任职十年的高官陈少勇,提升与落马,总有几家欢乐几家愁,陈少勇现象值得国人深思,陈少勇提升与落马都是莆田人的悲哀?
陈少勇 ------ 官场生涯
![]() |
陈少勇时任地委书记 |
在团省委供职7年后,陈少勇调任莆田市委副书记。陈在莆田的仕途共计10年,期间曾一度失意。陈少勇在他担任莆田市政协主席一职后,许多人以为陈的政治生命就此结束,未料想,陈旋即东山再起,再任莆田市委副书记、市长。2002年5月,陈少勇调任宁德市委书记,其前任正是荆福生。荆福生1984年出任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1995年任宁德地委书记。2000年末,宁德撤地设市,荆福生改任宁德市委书记,再于2002年升任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宁德地处闽东北,在福建省属经济落后地区。“宁德可视做福建的‘干部试验田’,因其经济较为落后,向来不获重视。省里要提拔的官员,往往放到宁德短暂待一段,目的不是政绩,而是经历。”宁德当地一名官员如是称。陈少勇接任时,荆福生在宁德已主政6年,留下一个烂摊子。陈少勇在任时,非法集资高达数十亿元的民间“标会”就已露头。陈少勇上任后,问题爆发,一系列恶性集资案件曝光。此外,当时的宁德市赌风甚重,几乎所有县都设立了赌场,甚至有县领导带头集资设立赌场。买官现象亦十分严重,当地官员坦言,虽不到“无官不可卖”的地步,但也是“不送不升”。
诸多因素聚集之下,2003年,宁德官场发生“大地震”。大小官员“落马”十余人,尤其是荆福生任上提拔的多位官员纷纷涉案被查,包括福建闽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翁小巧、福安市委书记林旭荣、周宁县委书记林龙飞、宁德市委秘书长黄朝阳等。2005年荆福生案发,与其宁德任上的旧事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陈少勇在宁德此番“反腐风暴”中,却毫发无损。2005年5月,陈少勇从宁德市委书记升任至省委常委、秘书长,时年50岁。回顾陈少勇的仕途经历,其官声不佳,又无出色业绩,却屡获拔擢,数位福建老官员表示至今不解。
陈少勇 ----- 犯罪案件
![]() |
陈少勇视察莆田 |
2003年12月12日,郑少清又成立鑫宏达(福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鑫宏达集团)。这个公司成为郑后期的资本操作平台。鑫宏达集团经营范围为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商业、旅游业、房地产业及对外贸易。工商资料显示,其投资记录混乱,有些甚至无从追溯。鑫宏达集团成立后最大的一笔投资,是2003年底与总部位于济南的中国重汽集团谈定合作建设改装厂——重汽集团福建专用车有限公司。为使该项目落户宁德,2003年8月,时任宁德市委书记的陈少勇亲赴山东济南、青岛,考察重汽集团。在宁德市政府的支持下,2003年12月,鑫宏达集团与中国重汽集团签订协议,项目原计划在2004年底正式投产。但项目进展并不顺利。2004年9月项目开始征地,占地150亩;2005年4月开始一期工程建设;2006年7月竣工;2007年7月7日通过中国重汽集团质量能力验收;次日,新产品下线。然而,这个号称项目总投资1亿元、年产5000辆的专用车公司,如今举步维艰,濒于破产。公司人士确认,工厂实际投产两年间,共卖出改装车300余辆,车价自四五万元到20万元不等。
![]() |
陈少勇发言 |
陈少勇 ------ 免职
![]() |
陈少勇为企业开张鸣鼓 |
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2日决定,罢免陈少勇的第十一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并按相关法律报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的规定,决定罢免陈少勇的第十一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陈少勇原任福建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曾任宁德市委书记。鉴于陈少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收受贿赂数额巨大,已不适合担任人大代表职务。最近,宁德市人大常委会已决定罢免陈少勇的福建省十一届人大代表职务。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依法予以公告,终止了陈少勇的省人大代表资格。今年7月接受中纪委调查。
来源:《互动百科》
网址:http://www.hudong.com/wiki/%E9%99%88%E5%B0%91%E5%8B%87
附人民网评论:
“猪哥”
爬上省级领导高位谁该反省?
人们在沉浸在奥运会欢乐时候,新闻披露一个高官被中纪委带走调查,他是2002年升任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的陈少勇。原因是涉嫌违规批地,对于违规批地似乎已经不算新闻,我不感兴趣,贪官自有贪的办法,想贪的人总是绞尽脑汁。我倒是对新闻报道其中一段感兴趣。
报道是这样说的:谈及陈少勇,被访人士往往以“色”字开头。民间嘲其为“猪哥勇”——猪哥(当地方言发音为zhu gao),在福建方言中,意即好色之徒。 陈少勇早年有“森林公园事件”,在福建政治圈众人皆知。据福建当地官员介绍,陈少勇在团省委任职期间,曾与福清市团市委一名女官员在福州市森林公园幽会出格,被保安人员当场拿获。(西安晚报)
“猪哥”陈少勇爬上省级高官实在荒唐可笑,其官声不佳,又无出色业绩,却屡获拔擢,数位福建老官员表示至今不解。老官员表示不解,难道提拔者不带眼识人吗?难道组织部门考核干部制度成了摆设吗?如果这样的人不提拔为福建宁德市委书记,也就不会出现违规批地的事情。“猪哥勇”完全是带病提拔当市委书记的。
为什么能带病提拔呢?我想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带病者会跑,会送,会拍,会吹,会走门子,找路子,会抱“粗腿”,善于“做秀”,在这方面很下功夫,本事确实高出一筹,所以得到领导们的青睐,领导们的青睐这是另一原因,“带病”的干部往往不是组织部门考核出来的,而是领悟领导意图“拔”上来的;不是靠脚踏实地“干”出来的,而是“保护伞”顾全大局协调到位“照顾”上来的;不是靠真才实学“竞”出来的,而是“人民币”等价交换来的。
我们常说,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体现用人导向,关乎党风民意,关系事业发展。把“猪哥勇”这样放松品德修养,放弃个人操守,情趣低下的人提拔到重要位置,很难不犯错误的,损害群众利益进而给党的事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那是早晚的事情。
“猪哥勇”爬上领导高位,不知道提拔者以及有关组织部门有什么感想?谁该反省?
人们已经讨厌说一套做一套,对忽悠的那一套已经不买帐,多少领导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口口声声表态用人上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还要让广大干部群众对干部提拔工作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并没有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猪哥”爬上省级高官是教训,是教训必须吸取。
在此,我也奉告那些有实权的领导,不管您对“猪哥勇”爬上高位有何感想?都必须按制度选人用人,选什么人用什么人,中央组织部已经明明白白说清楚了,我们必须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贤,反对拉帮结派、任人唯亲, 记得,17大把“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写入党代会报告。我认为,不仅财权、事权要在阳光下运行,选人权、用人权也要在阳光下运行。这样可以避免暗箱操作,才可以避免出现选错人,才可以选出人民需要的优秀干部。否则用错人了,拔出萝卜带出泥的事情别落到自己头上。
在此,我也要提醒各级组织部门的干部,不管您对“猪哥勇”爬上高位有何感想?别成了个别领导的应声虫,成了个别领导的家奴,组织部门责任重大。每个同志都要用实际行动回答,进组织部门为了什么?在这个岗位上干了什么?离开后留下了什么?必须从严治部、从严治吏,对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挑选,千万别在出现“猪哥”当高官这样荒唐的事情。
在此,我要警告那些会跑,会送,会拍,会吹,会走门子,找路子的人,不管你对“猪哥勇”爬上高位有何感想?现在不管你是如何得到领导的青睐,也不管你是如何小人得志,如果干了坏事,早晚会出事的,不管你在台上台下,哪怕你跑到海外,总要找你算账的。贪官终究没有好下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没到,时候一到,一切全报”,“猪哥”再会爬总是要掉下来的。(文海)
来源:《人民网---强国社区》
网址: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view=2&pageNo=1&treeView=1&id=87943208&boardId=2
我的相关日志:
2009-01-12 |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
2009-01-12 | 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民主与法治
2009-01-12 | 民主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机制
2009-01-12 | 新华网:国家法律何以成为土皇帝“以言治罪”的家法?
2009-01-12 | 人民网:还有多少权力机关在为虎作伥?
2009-01-12 | 中国警务报道:打击讲真话干部 想起了老农骂领袖
2009-01-12 | 河南法制报:打击报复者应予以严惩
2009-01-12 | 工人日报:福建莆田最黑的“黑”字怎样写
2009-01-12 | 半月谈:莆田一个举报人的遭遇
2009-01-12 | 法制日报:莆田一位镇党委书记因举报而被抓
2009-01-12 | 不能让“诽谤领导”事件反复重演
2009-01-12 | “诽谤领导”案中危险的公权私用
2009-01-11 | 频发“抓记者” 背后都有案中案
2009-01-12 | 《民主与法制》:一桩举报案的思考
2009-01-12 | 明朝皇帝朱元璋大兴文字狱
2009-01-12 | 专制制度的衍生物——文字狱
2009-01-11 | 谈皇权之下文字狱的危害性
2009-01-11 | 政治禁固与文字狱
2009-01-11 | 谈中国封建帝王与文字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