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的两桶金子
丁启阵
失去联系长达三十年的老同学,通过网络找到了我,并于昨天下午驱车来到舍下,跟我会了个面。每人面前摆一杯咖啡,东拉西扯一个多小时后,老同学因为有事,匆匆别去。
东拉西扯中,包括了老同学的一些人生经历。其中,他的两桶金子的故事,我听过之后,不禁感慨系之。
大概是2002年,老同学因为经营运输业失败,欠下三四十万债务。为了逃避债主催逼,离开家乡,来到北京,在雅宝路做小本服装外贸。
转年,“非典”爆发,北京成为危城。跟他一样在雅宝路从事服装外贸的南方人纷纷逃离北京,回了老家。我的老同学,却有家不能回。不但留在北京,而且,按照他当时的情形,他说自己宁愿得“非典”死去,那样总比自杀简单,不会遭人非议。别人恨不得同时戴好几层口罩,他却一层口罩也没有戴过。他说,那一年雅宝路一带的俄罗斯人比中国人胆子大,有很多没有离开,还是继续做生意。因此,他的生意就格外地好做。“非典”闹得北京乃至全国人心惶惶的2003年,我的老同学在雅宝路倒卖服装,赚了一百多万。等“非典”过去,别的同行陆续返回北京时,他却衣锦还乡去了。不但偿还了所有债务,他还在老家盖了一间五层的楼房。
翻了身,有了点本钱的老同学,干起了物流。这几年里,专揽北京至杭州、宁波一线的物资运送业务。
去年八九月,即奥运会期间,北京严格控制外地车辆进京。许多物流公司只得歇业,而我这位老同学却看到了难得的商机:买通有关公安部门,使得他的物流公司的车辆,可以获得特别许可,由警车开道,照常进出北京城。与此同时,他把物流价格成倍提高,平时是500元一车的,这个时候涨到1300元一车。老同学说,总有许多急需物资的企事业单位,会不惜代价找到他们。结果,许多物流公司在家歇业的时候,我老同学的公司却大大地赚了一笔。至于具体数目,我没有问,他也没有说。但是,从他的神情判断,应该比“非典”那年多不少。
国有灾难,他能发财;国有盛事,他也能发财。看来,我这位当年念书不咋样的同桌同学,已经颇懂经营之道,而且能够利用国情左右逢源,财运亨通。
2009-1-20